查看完整版本: 莊不周 -【策行三國(三國小霸王)】《全文完》
頁: 1 2 3 4 [5] 6 7 8 9 10 11 12 13 14

裘斯特 發表於 2017-11-8 06:15 AM

第060章 熊孩子龐統

  名士究竟有沒有用?關鍵看你會不會用,看他願不願意為你所用。

  黃承彥一旦做出了決定,立刻進入角色。他主動請纓,要去勸降荊州水師的樓船都尉陳生和駐守峴山的校尉張虎。

  陳生和張虎都是江夏人,因為生活所迫,做了流寇,曾經佔據襄陽一帶。劉表入宜城,派蒯越和龐季說降,他們這才成了劉表的部下。但他們的出身和經歷讓他很難得到劉表的真正信任,若非孫堅來攻,劉表不得不倚重他們,他們更默默無聞。

  黃承彥也是江夏人,又是名士,他願意去說服陳生、張虎投降,孫策求之不得。

  第二天清晨,黃承彥帶了一個小僮,乘一葉扁舟,直奔陳生的營地。陳生被黃忠打得怕了,不敢進前,又怕劉表降罪,正自頭疼,看到鄉黨黃承彥,他就像看到了救星。沒費黃承彥什麼口舌,他就決定投降,並主動要求陪黃承彥去勸降張虎。陳生和張虎的關係非常好,張虎一看到陳生就鬆了一口氣,幾句話一說,立刻決定投降。兩人一起隨黃承彥趕到蔡洲,拜見孫策。

  僅僅半天功夫,襄陽城就成了孤城。

  這就是名士的影響力。

  孫策不敢怠慢,立刻將消息匯報給孫堅。孫堅大喜,隨即帶著主力渡過沔水,包圍了襄陽城。

  孫策趕到大營拜見,詳細匯報了出征以來的情況,特別強調了孫輔的功勞。首次征戰,孫輔圓滿的完成了任務,並及時查漏補闕,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,是當之無愧的首功。孫堅很滿意,誇獎了孫輔幾句,又「嚴厲」的批評了孫策對蔡家的處理不當,有傷和氣。

  孫策很「虛心」地接受了批評,不動聲色地看了周瑜和龐德公一眼。不用說,老爹有這樣的覺悟和手悟離不開他們的開導,特別是周瑜對老爹放下屠刀、立地成佛起著決定性的影響,龐德公只不過是又添了一把柴而已。

  蔡諷感激涕零。孫堅感謝他對孫策、孫輔的支持,宣佈歸還他的家人和部分財產,決定奪取襄陽後,親自為孫輔主婚,迎娶蔡珂。

  一整套流程下來,大家的表演都很盡興,圓滿地完成了預定任務。蔡家雖然損失慘重,但劫後重生,與孫堅搭上了關係,成了姻親,只要孫堅攻取襄陽,蔡家的前途可期。孫堅順利的得到了襄陽實力最強的豪強支持,又劫持了蒯越的家人,等於砍斷了劉表一條腿,又砍傷了另一條腿,劉表孤掌難鳴,失敗在即。

  各取所需,雙方都很滿意。

  龐德公回到了魚梁洲,繼續做他的隱士。孫策在黃承彥的陪同下,親自上魚梁洲請龐山民出任破虜將軍長史。龐德公謙虛了幾句,也就答應了。龐山民歡喜不禁,收拾了一些隨身衣服,立刻趕到孫堅的大營赴任。

  緊接著,龐德公讓人叫來了龐統。

  龐統虛十三歲,實足年齡才十二歲,還是個粉嫩的少年。他長得很一般,算不上丑,但肯定不算出色,即使不和孫策、周瑜這樣的美少年比,他也應該算相貌平庸的那一類。站在孫策面前,他翻著白眼,一句話也沒說就把頭扭了開去,搞得孫策很鬱悶。

  這熊孩子,天生的吧,難怪沒人喜歡。

  龐德公也有些尷尬,覺得有點對不住孫策,又有點為龐統擔心。龐統不清楚,他可清楚,孫策絕對不是什麼良善之輩,別看他笑眯眯的一臉陽光,下起手來比孫堅還狠。孫堅殺人最多殺一兩個人,孫策動不動就要殺人全家。蔡家被他整得幾乎破產,蒯家老少三百餘口還被關在孫堅的大營裡,這可都是活生生的例子。

  「士元,這是孫將軍的長子,孫君伯符,還不上前拜見。」

  龐統拱手施禮,一本正經地說道:「伯父,統雖年幼,略知事務。孫將軍恩澤荊襄,有甚於沔水,大名如雷灌耳。只是統年幼無知,與孫君素昧平生,貿然拜見,只怕不妥。萬一失禮,辭色不遜,惹怒了孫將軍,丟了性命是小,污了孫將軍的名聲事大。」

  龐德公沉下了臉。「士元,不得無禮。孫君有識人之明,評你為百年不遇之才……」

  龐統轉過身,靜靜地看著孫策。「孫君以前見過我麼?」

  孫策搖搖頭。

  「孫君聽哪位名士賢達說起過我麼?」

  孫策笑了,繼續搖頭。「龐公之前,我與名士賢達鮮有來往。」

  「既沒見過我,又沒聽誰說起過我,孫君如何知道我有才無才,莫不是為安慰我伯父,信口一說?」

  「沒錯,我只是為了引起龐公注意,信口開河。」孫策笑得更加燦爛。熊孩子,在我面前擺譜,你也不打聽打聽我是怎麼對付名士的。「龐公忠厚,信以為真,這才叫你來。沒事了,你可以回去了。雖然相貌不算出眾,好好讀書,做個小吏也不錯。」

  龐統的臉頓時漲紅了。他知道自己長相不出色,在這個看臉的時代成名不易,但他自負聰明,讀書也很用功,並不覺得自己會做個農夫。孫策說他只能做個小吏,甚至連小吏都未必有得做,他不能忍。

  「孫君說得沒錯,統有澹台之貌,卻無滅明之才,不能入孫君青眼,相看兩厭,不如不見。」說完,一拱手,轉身就要走。

  孫策橫身一步,攔住龐統的去路。想跑?哪有這麼容易。不治治你這臭毛病,以後還得了。

  「龐士元,你自己對自己的容貌這麼在意,又怎麼能要求別人只看到你的才華?常言道,腹有詩書氣自華,你這氣質也不像是有學問的樣子,就算我想關注你的才華也無從關注起,難道非得昧著良心說謊,你才滿意?這可有點強人所難啊。」

  龐統愣住了,翻著白眼,惡狠狠地瞪著一臉壞笑的孫策,恨不得一口將孫策咬死。

  「孫君是想與我討論學問嗎?」

  孫策搖搖頭。「我沒讀過什麼書,也不喜歡動不動與人討論什麼學問。不過,我曾經問過本郡前輩、廬江太守陸康陸季寧一個問題,他沒能答出來。你如果能答出來,我願意為我看走了眼向你道歉。如果你回答不出來,這澹台滅明四個字以後還請不要再提,有辱先賢啊。」

  龐統咬緊牙關,一字一句的說道:「那倒要請教,究竟是什麼樣的問題,連吳郡名士都回答不上來。」...<div class='locked'><em>瀏覽完整內容,請先 <a href='member.php?mod=register'>註冊</a> 或 <a href='javascript:;' onclick="lsSubmit()">登入會員</a></em></div><div></div>

裘斯特 發表於 2017-11-8 06:16 AM

本帖最後由 劍離 於 2018-5-1 04:08 PM 編輯

第061章 天地人三問

  龐德公轉過了頭,不忍再看。這兩天在孫堅大營,他和周瑜交談過數次,周瑜曾經提及這件事。他敢肯定這是孫策給龐統挖的一個坑,而龐統想都沒想就跳了進去,讓他想攔都來不及。

  事實上,龐德公自己也回答不出來,直到前幾天和黃承彥閒聊,他才知道這是張衡在《渾儀注》一文中提及的問題,但這篇文章是關於天文的,專業性極強,一般人很少會接觸到。龐統的興趣也不在這方面,他知道這篇文章的可能性極小,看到了也未必能懂。

  龐統到底還是太年輕,不知道孫策的陰險。

  孫策指指天,指指地,笑眯眯地看著龐統。「龐士元,你知道天有多高,地有多厚嗎?」

  龐統頓時語塞。孫策這個問題一語雙關,既是在問天有多高,地有多厚,又是在說他自以為是,不知道天高厚。他很想回答這個問題,給孫策一記響亮的回擊,但是……他真的不知道。

  天有多高?地有多厚?聖人經典,諸子百家,沒有人提過這個問題啊。這應該是天文方面的學問,我一點涉獵也沒有。

  「不知道?」孫策陰險的追問了一句,不讓龐統有任何打擦邊球的機會。「天地不知道,我問一個簡單點的,關於人的,怎麼樣?」

  龐統原本還有些猶豫,一聽是關於人的,他立刻激動起來,一心想扳回一城,甚至沒有多想想。頭一點,這才發現上了孫策的當,這不是明擺著承認自己不知道天高地厚嘛。

  「等一等。」龐統抬起手。「孫君自己知道天有多高,地有多厚嗎?」

  「我知道,不過等一會兒再說。如果你能回答得出我關於人的這個問題,我就告訴你天有多高,地有多厚。如果連這個問題都回答不出來,我就算告訴你天有多高,地有多厚,你也理解不了。」

  龐統幼小的心靈受到了一萬點傷害,只得咬著牙,點點頭。「孫君,請出題。」

  「設有一人,便拿士元你做例子吧。我想知道你有多高,可以用尺;想知道你有多重,可以用衡稱;我現在想知道你能容多少,該怎麼量?」

  龐統愣在當地,臉火辣辣的。這人有量身高,有量體量的,有量容積的嗎?孫策這分明是說我量淺,沒城府啊。人又不是稻米,可以升比斗量。如果規則一點也行,可以計算,這人身上哪個部分是規則的,就連手臂也不是一般粗啊。

  好吧,今天算是被一個武夫鄙視了。不知天高,不知地厚,更不知人量,我還能知道什麼啊。

  龐統鼻子一酸,想哭。他雖然忍住了,眼圈卻已經紅了,眼淚在眼眶裡打轉。

  孫策輕笑一聲,對龐德公拱拱手。「龐公,多謝你一番美意。我還有事,就不叨擾了。如果你還有其他人選,隨時通知我一聲就是了。」

  龐德公也很尷尬,只得點點頭,起身將孫策送到堂下。孫策堅決不讓他再送,擺擺手,揚長而去。龐德公回到堂上,看著默默垂淚的龐統,將他拉到席上坐下,撫著他的背,嘆了一口氣。

  「士元,你平常最恨人以貌取人,今天怎麼也犯了這樣的錯誤?武人之中也有俊傑,孫伯符就是這樣的人。若非如此,我能叫你來?」

  龐統低了頭,抽泣道:「伯父,是我魯莽了。」

  「這也不能全怪你,對武人有成見的比比皆是,我第一次見他也犯過這樣的錯誤。」龐德公想想第一次和孫策見面,不禁苦笑一聲:「你兄長也是,還被他打了一拳,眼睛青了好幾天。」

  「他……還打人?」龐統嚇了一跳。比學問,他還有點自信,雖然今天被孫策虐得夠慘的。比拳頭,他一個未成年的孩子哪是孫策的對手,簡直一點機會也沒有啊。

  「是的,你只知道他是武人,卻忘了他有刀,忘了王睿、張咨是怎麼死的。」

  龐統不由自主的打了個激零,隨即又義憤起來。他剛想說話,龐德公又說道:「士元,你別急。如果孫伯符和他父親一樣只會用刀,我也不會叫你來。你也看到了,他不僅有刀,更有滿腔抱負。你跟著他不僅可以建功立業,還能兼濟天下,這樣的好機會如果錯過,你將來會後悔的。」

  「他還有這樣的抱負?」龐統用袖子抹了抹眼淚,撇著嘴,很不服氣。他長這麼大,還是第一次看到龐德公對一個武人有這麼高的評價。

  龐德公摸著龐統的腦袋。「他如果沒有這樣的抱負,黃承彥會輔佐他?」

  龐統吃驚不已。「黃……前輩輔佐孫伯符了?」黃承彥是和龐德公一輩的賢者,他怎麼會輔佐孫策。就算是想入仕,他也應該去輔佐孫堅才對啊。他聰明過人,一下子想通了其中的關竅。龐德公將從兄龐山民送到了孫堅身邊,卻將他送到孫策身邊,和黃承彥做同僚,這是對他的器重,卻被他的自以為是搞砸了。

  「伯父,我……」

  「沒事,沒事。」龐德公哈哈一笑。「孫伯符看中了你,只是見你倨傲,這才打壓你一下。若是對你一點興趣也沒有,他恐怕一句話也不會和你說。士元,當以此為鑑,莫再小視天下英雄。」

  龐統慚愧不已。「那我回去想想,三個問題至少要想出一個才有面目去見他。」

  「行,你就試試吧。」

  龐統從龐德公的話裡聽出了安慰的意思,心裡更是不服氣。孫策的三個問題我一個都回答不上來?他有那麼聰明嗎?等等,別是他自己也不知道吧?他既想追上孫策問個明白,又不甘心就此認輸,想自己研究一下,找出答案。特別是關於人的那個問題,這個問題應該有解。

  孫策離開了龐德公家,走到江邊,黃承彥便從船艙裡鑽出來。見孫策身後沒有龐統的影子,有些意外,卻也沒有多問。「將軍,準備好了,走吧。」

  「先去哪一家?」

  「先去楊家。楊儀年少,以算學自負,反對最強烈的就是他,將軍若能在算學上駁倒他,也許能說服楊家,先下一城,振振士氣。」...<div class='locked'><em>瀏覽完整內容,請先 <a href='member.php?mod=register'>註冊</a> 或 <a href='javascript:;' onclick="lsSubmit()">登入會員</a></em></div>

裘斯特 發表於 2017-11-8 06:17 AM

第062章 繼續挖坑

  孫策沒吭聲。楊儀應該就是那位與魏延爭鬥的書生吧,這位的確有點傲,不過黃承彥另有深意,分明是覺得我只有算學還有機會,別的都不行,想折服這些荊州豪強有難度。

  這些名士的思維慣性還真是頑固。黃承彥算是務實的了,這麼久還沒擺脫固有的思維模式。

  我和這些土豪見面,難道是坐而論道,又或者非要求著他們效忠於我嗎?我是要奪他們的土地啊。他們給也得給,不給也得給,區別只在於主動配合的會有補償,頑固到底的會被從肉體上消滅。老爹對蔡家網開一面,你真以為是看在親戚關係?那是因為蔡家已經認慫,交出了土地。

  孫策上了船,鑽進船艙。陳生投降,黃忠成了樓船校尉,接管整個荊州水師,立刻撥了一艘大型戰船給孫策做座艦,由司馬郭暾負責。郭暾也是孫堅舊部,忠心耿耿,在上次作戰中脫穎而出,如今成為孫策座艦的指揮官,更加盡心盡職。見孫策上船,臉色不好,立刻示意部下散開,不要影響孫策。

  「朝陽,你來一下。」孫策叫道。

  郭暾不敢怠慢,連忙近前行禮。

  「派人通知黃校尉,讓他親自帶隊,包圍洄湖,不得有片板出入。」

  「喏。」郭暾二話不說,轉身去安排。

  跟著進艙的黃承彥愣了一下,看看郭暾的背影,又看看孫策,剛想叫住郭暾,孫策抬手示意他不要阻止。「我不覺得我的口才或者威望比先生好,先生不能說服他們,我也不能。」

  「那……將軍想做什麼,用武力制服他們?」

  孫策的目光轉向飛廬兩側的六石強弩。他對黃承彥的期望並不是什麼說客或者學者,他看中的是他務實的態度和機械方面的造詣。劉備訪司馬徽,司馬徽說,儒生俗士,豈識時務?識時務者,諸葛孔明、龐士元也。黃承彥能將女兒嫁給諸葛亮,足以說明他也是一個務實的人。而他在機械方面的特長用來造龍骨水車太浪費了,改進強弩,甚至提前造出連弩才是他應該做的事。

 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,大炮造不出來,就用弩炮代替。批判的武器終究不如武器的批判來得直接。要對付北方的騎兵優勢,弩是當之無愧的利器。

  但是很顯然,黃承彥還沒有認識到這一點。

  「先生毋須擔心。」孫策收回目光,咧嘴一笑。「家父有令,不能再隨便殺人,不過《戰國策》那麼多故事,總結起來不過威逼利誘四個字,沒有威逼,只有利誘是不夠的,任何時候武力都是底線,如果說服不了,那就只有動刀。南陽隨時可能發生戰事,我不能在這裡耽擱太久,沒時間,也沒興趣和他們慢慢講道理。」

  黃承彥苦笑。「將軍,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你若想將襄陽變成南陽的支撐,就不能全靠武力,要恩威並施才行。否則就算你奪了地,有了糧食,襄陽也會叛服不定,不僅不能提供支援,反而可能成為潰瘡。」

  孫策笑了,笑得很神秘。「先生覺得這個潰瘡犯了,疼的是後將軍還是我?」

  黃承彥一愣,如夢初醒。他一拍額頭,放聲大笑。孫堅是豫州刺史,就算拿下襄陽,袁術也不可能讓孫堅成為荊州刺史,控制整個荊州。他更可能自領荊州牧,或者派親信坐鎮襄陽,卻讓孫家父子去中原作戰。既然如此,孫策就沒有必要小心翼翼,先拿下襄陽,解決眼前的麻煩。至於會不會有後遺症,有什麼樣的後遺症,孫策暫時管不著,由袁術去操心吧。如果將來能重回襄陽,再用心經營不遲。

  黃承彥明白了孫策的意思,不再過問孫策的安排。兩人說了一陣閒話,主要是關於武器的改進。對孫策的要求,黃承彥一口答應。他和孫策討論了很久,發現孫策在機械方面有很多超人一等的見解,對他啟發性非常大,但最讓他覺得暖心的是一句話。

  「民以食為天,你如果能解決幾萬黃巾的吃飯問題,功德足以和任何一位大儒比肩。」

  半個時辰後,黃忠率領十艘戰船趕來,封鎖了洄湖的出口,又派人將洄湖團團圍住。黃承彥勸降了陳生,黃忠手下現在有三千多人,財大氣粗,不是一般的威風。

  這麼大的動靜當然瞞不過楊家的眼睛,孫策的船還沒有進入洄湖,楊家已經如臨大敵。孫策剛剛進入洄湖,船還沒停穩,長子楊慮匆匆趕到碼頭,求見孫策。時間不長,次子楊儀也來了,見楊慮站在岸邊,立刻和楊慮站在一起,昂著頭,圓睜雙目,怒視著飛廬上和黃承彥談笑風生的孫策。

  孫策根本沒把他當回事。別說你現在還是個十一二歲的少年,就算你已經成年了又能如何?相比之下,他對楊慮的興趣更濃一些。史書上對這位楊慮評價很高,稱為德行楊君,又說州郡屢辟不仕,但隨即又加了一句:十七而夭。這就有點尷尬了。哪個刺史、太守會請一個不到十七歲的少年做官?

  所以,孫策覺得這種記載可信度極低。

  現在,楊慮就站在他面前,看起來應該有十四五歲,身子骨還沒長成,自帶文弱氣質。不過比起一旁橫眉怒目的楊儀,他還算穩重,不卑不亢。

  「楊介呢?」孫策輕拍欄杆。「派兩個小孩子出來迎我,算怎麼回事?」

  黃承彥笑而不語。換了之前,他肯定要勸勸孫策,現在知道了孫策的用意,他一點勸的打算也沒有,就等著看戲。楊家派兩個孩子出來迎接,家主楊介等著孫策去見,顯然沒有把孫策放在眼裡。如果孫策還不發飈,那他就不是孫策了。

  讓楊家吃點苦頭也好,要不然他們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危險,還以為天下大平,天天坐而論道,笑話他沒氣節。

  「來人,把楊家家主給我帶來。」

  「喏!」林風應了一聲,帶著十名親衛下船去了。他們看都沒看楊慮、楊儀兄弟一眼,大步流星,直奔楊家大宅。時間不長,他們又回來了,兩個親衛拖著一個中年人快步走來,中年人被拖得踉踉蹌蹌,頭上的冠已經掉了,身上的衣服也扯亂了,一隻腳上有鞋,一隻腳光著。他一邊奮力掙扎,一邊尖叫道:「黃承彥,這就是你要輔佐的英雄豪傑嗎?真是讓人大開眼界啊。」...<div class='locked'><em>瀏覽完整內容,請先 <a href='member.php?mod=register'>註冊</a> 或 <a href='javascript:;' onclick="lsSubmit()">登入會員</a></em></div>

裘斯特 發表於 2017-11-8 06:18 AM

第063章 該殺誰

  黃承彥一臉的無所謂。他從來不是一個死要面子的人。相反,看到楊家家主楊介如此狼狽,他還有點幸災樂禍。前幾天他來洄湖,想與楊家合縱的時候,楊介可沒給他留面子,好一頓奚落。

  孫策說得沒錯,如果沒有自保的能力,所謂的面子就是一個笑話。

  楊慮、楊儀趕了上去,一個抓住楊介的一條胳膊,想將他從兩個親衛的手裡奪過來。但他們用盡了所有的力氣,也掰不開那兩隻鐵鉗般的手。

  「放開他!」孫策揮了揮手。

  「喏。」林風應了一聲,使了個眼色,兩個親衛鬆開了楊介。楊介一下子坐在地上,連楊慮、楊儀兄弟都帶得摔倒,父子三人滾作一團。

  一群楊家部曲從遠處趕來,想上前救護,卻被林風等人攔住。一個五大三粗的漢子剛剛舉起手中的長矛,林風就迎了上去,當頭一刀,連人帶矛劈為兩段,人頭落地,鮮血噴濺,一下子嚇住了剩下的部曲。雖說他們也習練武藝,平時也和一些不長眼的盜匪交過手,可什麼時候看過如此凶悍殘忍的對手。雖然他們人數佔優勢,面對林風率領的十名親衛,卻沒有一人敢上前接戰。

  孫策背著手,踩著跳板下了船,來到楊介父子的面前站定,緩緩環顧四周。

  「楊家家業不小,在這襄陽,除去蔡家、習家,應該輪到你楊家了吧?洄湖南北都是你家的產業,這洄湖就是你家的內湖啊,不錯,不錯。」孫策收回目光,笑眯眯地看著楊介。「如果我現在殺了你們父子,搶了你們楊家,把你家的男女老少全帶回營裡做奴婢,你會怎麼辦?是去襄陽向荊州刺史劉表告狀,還是去長安向天子訴苦?」

  楊介瞪著孫策,臉上的怒氣漸漸變成恐懼,因氣憤而漲紅的臉也漸漸蒼白。

  孫策如果這麼做,他到哪裡去求公道?荊州刺史劉表在城裡,還能活幾天,誰也不清楚。天子在長安,被董卓劫持,也做不了主。更何況他在襄陽還小有實力,到了長安算個屁啊,別說天子,連皇宮都進不去。

  孫策蹲了下來,雙手抱在胸前。「長安太遠,所以天子的死活,你可以不管。劉表初來乍到,你也可以不把他當回事。現在你遇到了麻煩,該向誰求救呢?」

  楊介的臉更白,白得一絲血色也沒有。正如孫策所說,他根本無處求援,只能任孫策宰割。忽然之間,他意識到自己之前對朝廷、對劉表的態度大有問題。看起來,天子也好,劉表也罷,都與他無關。可是沒有了天子,沒有了劉表,他的安全同樣沒有了保障。

  不僅楊介心情複雜,黃承彥也很震驚。孫策的手段很暴戾,但是他的問題卻非常犀利。各地豪強一直與朝廷爭利,與州郡抗衡,但他們卻忘了,一旦天下大亂,州郡沒有能力維持一方平安,誰又能獨善其身?

  他看向孫策的背影,心頭升起一絲敬畏。孫策很年輕,但是他的見識卻超過了很多人。他也許讀的書少,不會引經據典,但是他看問題總能一針見血,一兩句話就將對手逼到牆角。就像高明的武者,沒什麼花哨的招法,但是一出手就直指要害,勝負立判。

  這樣的人如果擁有強大的武力,天生就是領袖,可遇不可求。

  孫策轉頭看向楊慮。看著這位被尊為「德行楊君」的少年,他由衷的覺得悲哀。十七歲的少年,就算品德高尚,充其量也就是個三好少年,怎麼可能十七歲就州郡禮聘,三公辟召,無非是襄陽豪強之間互相標榜,然後又出了個習鑿齒,把這些言過其實的傳言記下來,寫成了書而已。

  典型的文人作派,沉浸在自己的想像中。大門一關,老子天下第一。至於真相如何,他們根本不關心。

  不願面對現實,或者說不敢面對現實,這是文人的通病,由漢代發端,以後更甚。

  楊慮被孫策看得不安。在這個同齡人的注視下,他感覺到了強大的壓力,連呼吸都變得非常艱難,更別提說話了。若非多年讀書,涵養氣度,他此刻說不定會哭出聲來。他低下頭,避開了孫策的逼視,將楊介扶了起來。

  孫策也跟著站了起來,轉頭看看小臉煞白,咬牙切齒的楊儀,突然笑了一聲:「聽說你擅長算學?」

  楊儀哼了一聲,想表示自己的氣概,只是被孫策的氣勢所迫,這一聲悶在了喉嚨裡,沒能出來。

  「這樣吧,我問你一個問題,如果你能回答得出來,我就放過你們楊家。回答不出來,你們就乖乖地跟我合作,交出土地,如何?」

  楊儀緊張地看向父親楊介。楊介咬咬牙,點了點頭。楊儀用力的點點頭。「你……你說。」

  「假設有兄弟二人,各娶妻一人,有田百頃,家大業大吧?兄種田,辛苦勞作,供一家食用。弟讀書,養浩然之氣,傳聖人之業。種田者長年勞累,夫妻二人生子女四人。讀書者歲月悠閒,夫妻二人生子女六人,皆男女各半。為方便你計算,子女生則不計父母。十畝地可供一人食。請問多少世之後會有缺糧的危機,此時又有多少人耕地,多少人讀書。」

  楊儀皺起了眉頭,掐著手指,迅速計算起來。孫策看在眼裡,倒是很意外。這小子不用算籌,居然想心算?怪不得黃承彥都說他擅長算學,這是天生的。

  過了一會兒,楊儀抬起頭,目光卻有些游移。

  「有答案了?」孫策笑笑。「說吧。」

  「十畝能供一人食,百頃可供千人食。傳至第七代,兄之苗裔一百二十八人,弟之苗裔……一千四百五十八人,共一千五百八十六人,超過五百八十六人,有斷糧危機。」

  孫策點點頭。「照這麼說,如果殺掉五百八十六人,這個家族就能維持下去?」

  楊儀的額頭沁出了冷汗。他不想回答,卻被孫策逼視著,不得不點了點頭。

  孫策無聲地笑了起來。「那你說說,我們是該殺那些辛苦種地的,還是該殺那些傳聖人之業的?」

  楊儀緊緊地閉著嘴巴,額頭青筋暴露,一聲不吭。楊慮的臉色也非常難看。這時,楊介慘笑一聲。

  「承彥兄,你說得對,是我錯了。」...<div class='locked'><em>瀏覽完整內容,請先 <a href='member.php?mod=register'>註冊</a> 或 <a href='javascript:;' onclick="lsSubmit()">登入會員</a></em></div>

裘斯特 發表於 2017-11-8 06:19 AM

第064章 改造,從娃娃抓起

  問題並不難,甚至算不上考校楊儀,孫策的意思也不新鮮,黃承彥上次來就提過。只不過說的人不同,份量就完全不同。楊介可以不理會黃承彥,卻不敢漠視孫策。孫策身後不僅有黃忠等一千餘人,十艘戰船,更有孫堅和兩萬大軍,幾萬黃巾也在趕來的路上。

  這個計算結果是對是錯並不重要,重要是的楊介看到了孫策的決心。他不是黃承彥,也不是劉表,他不僅有殺人的實力,而且有充足的理由。這個理由冠冕堂皇,讓你想反駁都無從反駁起,特別是對那些失去了土地的流民來說,這個理由極具蠱惑性。

  遇到這樣人,如果沒有實力對抗又不想死,唯一的選擇就是認慫。楊介自認沒有舉家赴死的慷慨,所以很乾脆地認慫了。否則就算孫策不殺他,幾萬黃巾軍也會要他的命。

  見楊介服軟,黃承彥適時出面說情,孫策也借坡下驢,放緩了口氣。他對楊儀說道:「其實還有一個辦法,你想過沒有?」

  楊儀雖然聰明而驕傲,畢竟是個孩子,被孫策嚇得不輕。雖然孫策說得很客氣,他還是唯唯喏喏的連連點頭。「請將軍指教。」

  「最直接的辦法是未雨綢繆,讓一部分人離開家園,去外面的世界打拚。天下很大,我們不能把目光侷限於眼前這幾畝田,而應該著眼於天下,將我大漢文明傳播到四海八荒。」

  楊介點點頭。「將軍好氣魄。」他說得很客套,但楊慮、楊儀兄弟卻眼前一亮。就算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,有幾個不仰慕那些遠征萬里、揚威天下的壯舉,更何況他們兄弟正當年輕氣盛,一心想建功立業。楊家在襄陽算一方豪強,放眼整個南郡就不行了,更別說荊州甚至大漢,積極進取幾乎是本能,孫策一下子拋出天下這麼誘人的目標,他們豈能不動心。

  這就是眼界啊。如果能跟著孫策征服天下,立功封侯,現在拿出土地支持他屯田也是值的。

  看到兩個兒子眼中的神采,楊介暗自嘆了一口氣。孫堅運氣好,生了這麼一個好兒子,能文能武,能哄會嚇,論得了大道,耍得了流氓,簡直和建立漢家四百年天下的高皇帝一樣天縱其才。

  也許這是楊家的機會?連黃承彥都主動依附,應該錯不了。

  楊介心裡有了打算,立刻改變了態度,熱情地邀請孫策與黃承彥去莊裡做客。孫策讓黃承彥和楊介商量細節,他卻和楊慮、楊儀兩兄弟說起話來。被他連哄帶嚇,這兩兄弟乖巧了很多。

  「將軍,我能向你請教一個問題嗎?」楊慮看起來很苦惱。

  「請教談不上,互相探討吧。」孫策笑道:「不過我讀書少,你可別騙我。」

  「豈敢,豈敢。」楊慮羞澀地笑笑。「將軍讓舍弟算那個題,莫非是說大漢如今的困局是讀書人虛耗糧食所致?難道天下人不該讀書,都去種地?可是我覺得,沒有讀書人,只有農夫,戶口也一樣會增加,最後還是人多地少啊。」

  孫策看著楊儀。「你也是這麼想?」

  楊儀忙不迭地點頭,此刻的他像楊慮的小跟班。

  「你說得沒錯,沒有讀書人,戶口也一樣會增加,最後還是人多地少。我那個問題是一個經過簡化的問題,為求語出驚人,難免矯枉過正,有些誇張。實際情況要比這複雜得多,天下讀書人可沒有這麼多。」

  楊慮悄悄地鬆了一口氣。

  「不過,如果把讀書人當成寄食者的代表,這個道理依然是成立的。天下土地總量自有定數,就算是不斷墾荒,也不會無限制的增加,能養活的人基本上有個極限。多一個寄食者,就會少一個農夫。因此,寄食者的比例也有一個極限,對不對?」

  「對,對。」楊儀掐著手指,又開始算起來。「一夫挾五口,耕百畝,以畝產二石計,可產兩百石。五口之家,設有一丁一女一大男一大女一未使女,一丁年食二十石八升,婦與大男年各食十三石七斗三升,大女與未使女年各食九石,五口共計六十六升三斗八升,又去雜用,約余百石,可以養活另一個五口之家。粗略估計,寄食者不能超過一半。」

  孫策看著楊儀吧啦吧啦的一通口算,著實有些吃驚。他見過這樣的孩子,學過珠心算的人比這還誇張,連指頭都不用扒,但楊儀肯定沒有學過珠心算,這年頭連那種算盤還沒出現呢,只有擺在盤子裡的算珠。

  這貨天生是個做會計的料。諸葛亮讓他籌劃糧草實在太對了,可惜這年頭的人有點本事就想做官,學而優則仕嘛,聖人教導了。官大一級壓死人,誰不想往上爬啊。楊儀最後毀就毀在這權利慾太強上。

  我得把這風氣扭過來。

  「你太厲害了。」孫策挑起大拇指。「虧得我有自知之明,沒有和你比算學,要不然我肯定輸。」

  楊儀咧著嘴笑了,還有點不好意思。

  「還回到原本的話題,寄食者的比例是一定的,那是讀書人多一些好呢,還是工匠多一點好,又或者是遊藝雜耍的人多一些好?」

  楊家兄弟互相看了一眼,異口同聲的說道:「當然是讀書人多一點好。」

  「我也贊成讀書人多一點好。不過,讀書人與讀書人也有區別。有的人讀書是為了明理,有的人讀書則是為了做官。你們說,是為了明理而讀書的人多一點好,還是為了做官而讀書的人多一點好?」

  楊慮板著臉,一本正經的說道:「讀書就是為了明理,人可以不做官,但不能不明理。」

  楊儀卻舔了舔嘴唇,尷尬地笑了笑,沒說話。

  孫策看在眼裡,笑在心裡。這兄弟倆雖然相親相愛,但稟性還是有很大區別的。楊慮相對淡泊,楊儀卻更功利些。他看著楊慮,追問道:「如果你楊家沒有莊園,在耕種自食和做官食祿之間,你選哪一個?」

  「我選耕種自食。」楊慮遲疑了片刻,但還是給出了答案。「顏回簞食瓢飲,不改其樂,孔子稱其賢,我願意做這樣的賢者。」

  「你呢?」孫策轉頭看向楊儀。

  楊儀舔了舔嘴唇,嚅嚅地說道:「我自問道德不如兄長,不敢學顏回,我願學子貢,君子愛財,取之有道,做瑚璉之器,傳夫子之道。」他抬起頭,盯著孫策。「將軍,若是讓你選,你選誰?」

  孫策笑了。「你們兄弟志向高遠,我一個也不敢比。如果一定要我選的話,我選子貢。」

  「為什麼?」楊慮不解。

  孫策難得的嚴肅。「大丈夫立世,道德、事功不可偏廢,學顏回,成了亦不過獨善其身,上不能輔國,下不能養家,父母妻子衣食不全,有德無功。若是不成,便流於虛偽,只有大言不慚。學子貢,成了可以兼濟天下,不成也能縱持一家生計,沒有大功也有小功,不至於一事無成。」

  話音未落,楊儀就鼓掌附和。「將軍言之有理,我亦是這麼想。」...<div class='locked'><em>瀏覽完整內容,請先 <a href='member.php?mod=register'>註冊</a> 或 <a href='javascript:;' onclick="lsSubmit()">登入會員</a></em></div><br><br><br><br><br><div></div>

裘斯特 發表於 2017-11-8 06:21 AM

第065章 不怒自威

  洄湖之行以箭拔弩張始,以賓主盡歡終。

  看到兩個兒子對孫策景仰有加,楊介也覺得孫策與一般年輕人不同,既有少年的衝勁,又難得的沉穩,學問雖然差一些,眼界卻高人一籌,難怪龐德公、黃承彥對他讚賞有加。

  即使如此,楊介也沒有放棄和孫策討價還價的打算。楊家的土地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,不可能拱手白送,能爭取一點好處是一點。

  黃承彥之前得到了孫策的交底,知道孫策並不打算把所有的事都做到位,要給袁術留點麻煩,便故作隱晦的提醒楊介,我上次來就是想聯合你們一起談判,只有襄陽各家全部聯合起來,才有足夠的實力與孫策抗衡,才能爭取到更多的利益。一家一家的和他談只會被他各個擊破,佔盡便宜。

  楊介心領神會。

  黃承彥接著又說,天下大亂,南陽是天下之中,將來必然是各方勢力爭奪的重地。袁術佔據南陽,幾萬大軍的給養、軍械就是一門大生意,就算是分一杯羹也能讓襄陽各家吃得飽飽的。一旦南陽發生大戰,襄陽必然會受到波及,即使是為了襄陽自身的安定和平,襄陽也應該配合孫策的計畫,做南陽的戰略緩衝。

  聽完黃承彥的分析,楊介終於放下了最後一絲糾結,表示要堅持支持孫策,安頓好遷來的黃巾軍,並盡快解決襄陽戰事,恢復和平。

  孫策滿意而歸。

  楊介低頭,接下來的習家也很自然的轉換了態度。黃承彥再次登門拜訪,終於和諸家達成了協議,最後為孫策募集到了一千三百多頃耕地,考慮到冬天將近,春耕還有一段時間,具體的條件可以慢慢談,各家又主動提示,可以先借十萬石糧食給孫策,供黃巾軍過冬。

  雖然知道各家不是什麼善人,這些都不是免費的午餐,孫策也沒有拒絕,欣然笑納。

  因為他真的需要這些土地和糧食,而且很急。

  三天後,劉辟率領第一批黃巾軍將士趕到襄陽。孫策奉命到宛口迎接。站在飛廬上,他看到了逶迤而來的黃巾軍,立刻哼了一聲,心裡很是不爽。

  黃巾軍數量有限,最多三四千人,和他估計的萬人有很大差距。

  孫策沒有下船,命人去傳劉辟上船相見。過了小半個時辰,黃巾軍將士在岸邊停住,烏泱泱的一大片,劉辟才不緊不慢地來到岸邊,下了馬,又不上船,當著孫策的面,對幾個部下喝斥了一通。

  郭暾、林風等人勃然大怒,就連黃承彥都連連搖頭。劉辟這麼做,自然是做給孫策看的,對孫策沒有親自迎接表示不滿。林風幾次用眼神請示孫策,要去教訓劉辟一番,卻被孫策制止了。

  孫策也不爽,但他不會簡單的和劉辟對罵。那是潑婦才幹的事,檔次太低。

  見孫策安坐飛廬之上,不動如山。黃承彥非常滿意,撫著鬍鬚,笑而不語。黃月英偎著父親,不時的瞟一眼孫策,又瞟一眼父親,嘴角帶笑。剛剛入職的小書佐龐統站在孫策身後,眼珠滴溜溜的亂轉,想說什麼卻一直沒敢說。

  磨蹭了好一會兒,劉辟終於上了船,立刻換了一副笑臉,老遠就拱手打招呼。

  「辟也何德何能,居然勞駕少將軍來迎我,孫將軍真是太給我面子了。」

  等劉辟走到面前,孫策才離席而起,走到船邊,彷彿才看到那些黃巾軍似的,露出幾分詫異。「劉將軍,這裡有一萬人嗎?」

  劉辟笑眯眯地說道:「少將軍說笑了,這裡只有三千人,哪有一萬人。」

  孫策「哦」了一聲,沉思半晌,又道:「你們就這些人馬?」

  「少將軍嫌少?」

  「當然嫌少。」孫策轉過頭,第一次正眼看劉辟。「三千人,就算一人能種三十畝,也不過能耕種九百頃土地,而且他們會忙得無暇練兵。一旦有戰事,他們還能上陣嗎?」

  劉辟臉上的笑容一僵。「少將軍有一千頃耕地?」

  「準確地說,是一千三百頃。」黃承彥走了過來,接過話題。「這還只是襄陽五十里範圍以內的,一旦攻克襄陽,將軍與邔國、宜城一帶的豪強商議,再籌措三五千頃土地不成問題。」

  「足下是……」

  「沔南黃承彥。」

  聽到黃承彥三個字,劉辟臉上的表情立刻變得複雜無比。他和龔都接到孫堅的命令之後,商量了很久,覺得孫堅父子此舉應該是讓他們來做炮灰,土地什麼的根本就是個誘餌。他們又不是神仙,怎麼可能這麼快就搞到這麼多土地,除非他們將襄陽的豪強全殺了。

  如果真是這樣,他們就更不能去了。去了不是接收土地,而是和襄陽豪強拚命啊。

  商量到最後,他們決定敷衍一下孫堅,由劉辟率領三千步卒趕到襄陽。三千人說多不多,說少也不少。孫堅要想一口吞下他也沒那麼容易,就算損失了,汝潁黃巾也不至於大傷元氣。

  可是黃承彥說,孫策不僅搞到了一千三百頃土地,將來還能搞到更多。如果是孫策自己說,他未必肯信,黃承彥是誰,他還是略知一二的,僅憑黃承彥站在孫策身邊,一副幕僚的樣子,就足夠證明孫策所言不虛了。

  一千三百頃土地,足以供養一萬三千壯丁,或者兩千戶五口之家。不管怎麼說,孫策對他們的承諾沒有打折扣,可是他們卻辜負了孫策的一片心意,只帶了區區三千士卒。

  「少將軍,三千人……不夠啊。」黃承彥轉身對孫策低語,聲音正好能讓劉辟聽到。「襄陽幾家聯合起來,也有三四千部曲,再加上軍械、糧食方面的優勢,三千黃巾根本守不住這些土地。要不……讓他們回去吧。」

  孫策轉頭瞅了一眼劉辟,點了點頭,還沒說話,劉辟立刻知道大事不妙。他急中生智,連忙搶上前去。「將軍,這三千人只是一部分。為了盡快趕到襄陽,協助將軍攻城,這三千人都是精挑細選的精銳,更多的人馬正在路上,再過幾天就到了。」

  「有多少人?」孫策的臉色好看了一些。

  「有……」劉辟看著孫策,豎起一根手指,慢慢又豎起一根,見孫策臉色還是不太好,又豎起一根,嚥了一口唾沫,怯怯地說道:「三……萬,不夠的話,我們還可以聯繫青州黃巾,邀他們一起來。」...<div class='locked'><em>瀏覽完整內容,請先 <a href='member.php?mod=register'>註冊</a> 或 <a href='javascript:;' onclick="lsSubmit()">登入會員</a></em></div>

裘斯特 發表於 2017-11-9 09:59 AM

第066章 勸降

  孫策這才給了劉辟一個笑臉。

  三萬人夠了,來得太多暫時也養不起。飯要一口口的吃,事要一件件的做,不能操之過急。有了這三萬黃巾在襄陽屯田,兵和糧都有了基本保障,應該能彌補南陽本地的不足。

  「先生,麻煩你帶劉將軍去看看紮營的地方和準備好的土地,安頓他們住下,好好款待。」

  「喏。」黃承彥點頭答應。

  孫策轉身對劉辟說道:「劉將軍,黃先生會帶你去看住處和土地,還有為你們準備的過冬糧食,你有什麼問題可以直接問他。時間緊張,攻擊襄陽在即,我還要回營商討軍務,就就不陪你們了。」

  劉辟嘴裡苦澀,知道孫策不滿意,但錯在自己,看了臉色也怨不得別人。他連忙說道:「少將軍,我們來就是為了助陣的,紮營安頓的事,我派人隨黃先生去看就是了。我與你一同去拜見令尊,聽候指示。」

  孫策和黃承彥商量了一番,很勉強地接受了劉辟的建議。

  劉辟如釋重負,暗自拍了拍狂跳的心口。這要是被孫策趕回去,他可怎麼向幾萬飢寒交迫的黃巾軍將士交待啊。一不小心,被他們宰了當肉吃都有可能。

  孫策帶著劉辟趕到大營,拜見孫堅。劉辟不敢照實說,生怕孫堅一刀砍了他,一口咬定龔都率領主力正在趕來的路上。孫堅也沒多想,這件事是孫策負責的,孫策滿意,他就滿意。

  黃巾軍也許不能和孫堅的嫡系部隊相比,卻比他吞併的荊州兵強多了。他們的到來讓孫堅有了足夠的信心,立刻部署攻城的準備。

  孫策一邊在孫堅身邊學習,一邊安排人進城勸降。不管怎麼說,攻城畢竟是對攻方不利,如果能不戰而勝,無疑是最理想的結果。尤其是他做了那麼多的鋪墊,連蒯越的家人都抓了過來的情況下,逼蒯越投降已經不是什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。

  任務最後落在了習竺的肩上。

  論當前的實力,被孫策洗劫之前的蔡家無疑是襄陽第一世家,但是論資歷,習家卻是襄陽最牛的世家。東漢初,習家先祖習郁追隨光武帝劉秀起兵,征戰天下,官至大鴻臚,封襄陽侯,現在的習家池就是習郁當年所建,至今還是習家的產業。就算中間沒有再出過什麼大官,延續一百五六十年的家族底蘊也不是普通的家族能比。

  習竺就是習家當代家主習詢的弟弟,以才氣著稱。在襄陽世家中,習家以學問著稱,一百多年後,寫《漢晉春秋》的東晉史學家習鑿齒就是習家後人。習鑿齒在《襄陽耆舊記》中大吹特吹襄陽前賢,其中就有這位習竺,稱之為「才氣鋒爽」。

  習竺當然沒有習鑿齒說的那麼有才,如果他看到《襄陽耆舊記》這部書,估計會臊得無地自容。不僅是他,那本書裡提到的很多人都會如此。不久的將來,大批關中和中原學者來到荊州,進行學術研究,成為引領魏晉風度之先的荊州學派,這裡面幾乎沒有襄陽學者的身影,更沒什麼習詢、習竺。

  所以人要青史留名,自己有用沒用有時候並不重要,關鍵是要子孫有用。

  習家因為托大,最後才向孫策低頭,談判的時候多少有些吃虧,現在立功的機會來了,習竺主動請纓,要進城勸降。孫策沒什麼意見,孫堅更不可能有意思。與襄陽世家接洽的工作一直是孫策在負責,他就是坐收好處而已。

  習竺坐著牛車,帶著一個小僮,瀟瀟灑灑進了城。

  孫堅攻破樊城,荊州水師和峴山守軍不戰而降,孫堅大軍圍城,劉表已經陣腳大亂。看到請了幾次也沒理自己的習竺上門,不用習竺開口,劉表就知道大事已去,襄陽豪強全部倒向孫堅了。

  他覺得不可思議。這些襄陽豪強一向自恃實力雄厚,連他這個名士都看不上眼,怎麼會向孫堅那個武夫低頭?他請習竺上座,委婉地問起其中原由,習竺哪能說是孫策用刀逼著他們低頭的,一本正經的高談闊論,為孫策吹噓了一通,又是什麼禮賢下士啊,又是什麼見識過人啊,虧得他還有分寸,沒說孫策學問好,要不然孫策臉皮再厚都撐不住。

  這些都是虛的,劉表最關心的問題是如果他投降,孫堅能不能保證他的安全。

  習竺信誓旦旦。孫將軍說了,只要劉使君能夠獻出襄陽城,絕不會傷害你的人身安全。如果你願意留在荊州,他可以向後將軍推薦你,多了不敢說,一郡太守肯定不成問題。

  劉表鬆了一口氣。他就不指望在袁術給他一個什麼太守了,他現在只想安全的離開荊州。幾個月前,他信心滿滿地來到荊州,在蒯越、蔡瑁的支持下順風順雨,一度以為自己也有機會逐鹿中原,為朝廷效力。幾個月過去了,他意識到自己並不具備這樣的能力。太平盛世,他也許能造福一方,現在是亂世,荊州又是兵家必爭之地,他根本守不住。

  也許該換個地方了。

  ——

  劉表請習竺在前堂暫坐,起身來到內室。

  蒯越正在等他,蒯祺站在一旁,眼睛紅腫,神情悲憤。劉表微微皺眉,沒有理會蒯祺,直接將目光轉向了蒯越,嘆息道:「異度,形勢逼人,我怕是要辜負你的一番心意了。」

  蒯越默默地坐著,一聲不吭。

  劉表沉默了片刻,又道:「異度,孫堅父子手段殘忍,無所不用其極。習竺來做說客,習家自然依附了孫堅,我們還能依靠誰?別再堅持了,蒯家三百多口在他手中,萬一他真的殺人,我怎麼對得起你和子柔。」

  「使君,你不用擔心家父了。」蒯祺插嘴道:「他已經死了。」

  劉表大驚失色,這才意識到蒯祺發怒不是針對他,而是另有原因。「子柔死了?」

  蒯越抬起頭,目光陰冷如刀。「子柔從兗州回來,剛進葉縣就被人劫殺了。」

  劉表倒吸一口冷氣。蒯良去向袁紹求援,肯定會躲著袁術,行蹤非常隱蔽。從葉縣走就是要避開宛城,怎麼會被人劫殺?是意外,還是有預謀的伏擊?

  「使君,蔡瑁已經背叛了你,袁術也知道了你和盟主聯絡的消息,他不會放過你的。如今之計,只有固守待援。盟主已經派東郡太守曹孟德率領兩萬大軍星夜兼程,趕往南陽,只要我們能堅守襄陽,拖住孫堅,就是立了一功。不僅襄陽可以守住,南陽也唾手可得。」...<div class='locked'><em>瀏覽完整內容,請先 <a href='member.php?mod=register'>註冊</a> 或 <a href='javascript:;' onclick="lsSubmit()">登入會員</a></em></div>

裘斯特 發表於 2017-11-9 10:00 AM

第067章 蒯越的選擇

  劉表盯著蒯越看了好一會兒,左手握著腰間的劍鞘,幾乎要把長劍捏斷,卻始終沒敢拔出來。

  蒯越瘋了。都這個時候了,他還想和孫堅斗。你鬥就鬥吧,拉上我幹什麼?沒有了襄陽,我大不了不做這荊州刺史,或者回長安,或者去冀州投靠袁紹,總比在這兒和孫堅父子拚命強。

  「異度,你的家人可在孫堅手中,三百多口……」

  不等劉表說完,蒯越就打斷了他。「蔡瑁的妻兒也在城中。」

  「異度,何必呢?」劉表也快瘋了。你和蔡瑁有仇,你去殺他全家就是了,何必拖著我。「禍不及家人,你要是這麼做,和孫策有什麼區別?如果子柔在,他一定不會贊同的。」

  「我父親已經死了。」蒯祺厲聲吼道:「袁術殺了我父親,他能饒過我們?不死在孫堅手裡,也一樣會死在袁術手中,與其如此,不如一搏。」

  蒯越站起身,按住蒯祺的肩膀,示意他退後。蒯祺紅著眼睛,眼神瘋狂,可是他給劉錶帶來的壓力卻遠遠不如沉默如冰的蒯越。見蒯越走到面前,劉表不由自主的站了起來,向後退了一步。蒯越擺擺手,示意他不要緊張。

  「使君,我有一言,請使君參詳。若使君覺得有理,就留下來,與我一起守住襄陽。若使君覺得我所言荒謬,執意要走,我絕不攔你,親自禮送你出城。如何?」

  蒯越說得很客氣,劉表卻一點也不敢大意。他知道蒯越心狠手辣,沒這麼容易讓他離開襄陽。如果他像蒯祺一樣瘋了,那還好對付,他如此冷靜,說明他已經有了周密的計畫,不可能讓他有離開的理由。劉表心裡恨不得一劍捅死蒯越,臉上卻不得不大義凜然,一副知已模樣。

  「異度,你我相知多年,互托心腹。我信你。」

  「使君,漢家四百年,氣數將盡,放眼天下,誰能和袁氏抗衡?」

  劉表沉默片刻,搖了搖頭。

  「袁氏兄弟不合,盟主據河北,袁術據南陽,效光武皇帝經略天下之跡,以你之見,誰的優勢更明顯?」

  劉表眉心微蹙,有點明白了蒯越的意思。區區一個南陽不能和冀州比,袁術也不能和袁紹比,袁氏兄弟相爭,最後勝利的一定是袁紹。這也是他當初選擇袁紹,而不肯支持袁術的原因。

  「盟主使袁術出南陽,本是兄弟互為犄角,袁術不自量力,欲取豫州,又與公孫瓚連合,與盟主交鋒,縱有小勝,其敗亡可期。若使君據守襄陽,夾擊袁術,盟主一舉得南陽,使君功居第一。若使君將襄陽拱手相讓,使袁術得以荊州錢糧自給,與盟主抗衡,盟主將如何看待使君?天下縱大,使君何以立足?」

  劉表屏住了呼吸,臉色煞白。

  這可是進退兩難了。袁術不是袁紹的對手。如果放棄襄陽,他現在是安全了,不用面對孫堅,將來卻要面對袁紹。他和袁紹相交多年,知道這位盟主貌似寬仁,實際上心眼兒可不大。他如果記恨今天之事,輕則閒置他一生,重則找個由頭,讓他生不如死。

  相比之下,還不如守住襄陽。反正他孤身一人,能守一天是一天,孫堅就算要殺人,殺的也是蒯越的家人,又不是他的家人。萬一孫堅攻破了襄陽城,他也盡了全力,將來袁紹不能拿他怎麼樣。

  「異度說得有理,我險些犯下大錯。」劉表迅速權衡了一下厲害。「可是孫堅勇猛,我們能守得住嗎?你的家人在他手中,萬一他惱羞成怒,大開殺戒,那可怎麼辦?」

  「生死有命,富貴在天。」蒯越仰天長嘆。「這也許就是我蒯家的一劫。我會盡力營救,希望孫堅還有一絲道義。萬一……蒼天有眼,必能還我一個公道。」

  劉表一聲不吭。你想怎麼辦就怎麼辦吧,反正和我沒關係。

  蒯越示意蒯祺看著劉表,緩步走出內室,來到堂上。習竺正在堂上等候,見蒯越走了出來,很是意外,連忙上前見禮。蒯越還了禮,輕聲笑道:「文暉,蔡家、黃家向孫堅低頭,我並不意外,習家也做出這樣的選擇,我卻沒有料到。你就不怕襄陽公一百多年的清譽毀在你們兄弟手裡?」

  習竺笑得有些勉強。他向蒯越身後看了看,沒有看到劉表的身影,心頭升起一絲不祥。

  「異度,劉使君呢?」

  「劉使君仁厚,不想口出惡言,有幾句話,托我轉告文暉及諸位鄉黨。」蒯越淡淡地說道:「袁盟主大軍已至南陽,南陽的歸屬很快就有結果,襄陽想來也不例外。孫堅依附袁術,他想攻襄陽,就讓他攻吧,看他能不能攻下襄陽,攻下襄陽又能不能守住。至於你們,文暉,沒必要這麼急吧,等幾天又有什麼關係?」

  習竺的臉頰抽搐了片刻,臉上的血氣迅速散去。「袁……袁本初要攻南陽?」

  蒯越嘴角挑起一抹輕蔑的笑容。「這個應該不奇怪吧?不久前,潁川剛剛大戰一場。南陽天下之中,荊州戶口百萬,但凡有點常識,也不能不爭。」

  習竺眼神發直,欲言又止。大家都是聰明人,話說到這個份上,蒯越的意思已經很清楚了。袁紹、袁術要開打,誰勝誰負還不清楚。這時候支持孫堅攻襄陽,袁術勝了,那還好說,萬一袁術敗了,他們這些人一個都不會有好下場。

  蒯越將習竺的神情看在眼裡,更加從容。他挽著習竺的手,緩緩而行。「文暉,人各有志,不能強求。各為其主,殺個你死我活也不稀奇,但禍止自身,不及家人,這應該是最基本的準則,你說對吧?孫堅父子出身卑鄙,劫持我的家人,想迫我就範,你們總不會坐視不管吧?還請文暉及諸位鄉黨主持公義,將來必有厚報。」

  習竺不由自主的打了一個寒戰。蒯越這是威脅他啊。他們現在不救蒯越的家人,將來袁紹攻取襄陽,就別怪蒯越翻臉不認人。在分出勝負之前,的確不能讓孫堅殺蒯越的家人。他迅速的權衡了一下利弊,鄭重地點點頭。

  「異度放心,我必全力以赴。」習竺說完,轉身剛準備走,卻被蒯越拉住了。習竺回頭看著蒯越,見蒯越笑容滿面,一副勝劵在握的樣子,心裡更加不安。「異度,還有什麼話要說?」

  「文暉,臨別之前,有一言相告。」蒯越輕聲說道:「刀劍無眼,這冒鋒鏑、決生死的事就由堅父子去做吧。文暉是讀書人,離戰場遠一點。」

  習竺心領神會,連連點頭。...<div class='locked'><em>瀏覽完整內容,請先 <a href='member.php?mod=register'>註冊</a> 或 <a href='javascript:;' onclick="lsSubmit()">登入會員</a></em></div>

裘斯特 發表於 2017-11-9 10:00 AM

第068章 博弈

  「劉表要考慮幾天?」孫策狐疑不已。這是幾個意思,是真的要考慮一下,還是緩兵之計?

  「是的,劉使君說,他需要三天時間考慮,請將軍體諒一二。」習竺笑道:「三天時間而已,很快就過去了。就算將軍現在攻城,三天也未必能成功,反而白白犧牲將士的性命。」

  孫堅眼神閃爍,盯著習竺看了一會兒,點了點頭。

  習竺如釋重負,又交待了一些事情,匆匆下去了。孫堅讓孫策去送習竺,自己坐在席上,一動不動。孫策將習竺送到帳外,對迎上來的林風打了個手勢,林風會意,對習竺躬身施使。

  「先生,請!」

  孫策回到帳裡,見老爹神情冷漠,知道他和自己一樣起了疑心。二十年的官場、戰場闖過來的人,這點直覺還是有的。孫堅擺擺手,示意他坐近一點。孫策伏在案上,托著腮,看著老爹。不得不說,此刻的孫堅正是人生最得意的時候,自己名揚天下,兒子又有出息,大有青出於藍勝於藍的趨勢,他簡直是人生大贏家啊。

  我應該不比真正的孫策遜色吧,誇自己兩句也是應該的。不管怎麼說,有周瑜和龐山民兩人隨時提醒,有祖茂貼身保護,孫堅肯定不會匹馬獨行,莫名其妙的被人射死了。

  「看樣子,南陽又要有戰事了。」孫堅幽幽說道:「伯符,劉表在拖延時間,習竺在幫他掩護。這些讀書人果然靠不住。」

  孫策「噗嗤」一聲笑了。孫堅瞪了他一眼,繃緊的面皮也鬆弛了一些。「有什麼想法就說,笑什麼笑,沒個正經。」

  孫策尷尬地收起笑容。「阿翁,你什麼時候真相信這些人了?」

  「你不信嗎?」

  「我不信。」孫策搖搖頭。「我從一開始就沒指望他們支持我們,我要的只是糧食和土地,現在這些我都拿到了,目的也就達到了。至於信任,他們只是迫於我們的武力威脅,不可能死心塌地的支持我們,我當然也不會相信他們。」

  孫堅想了想,嘆了一口氣。「話雖如此,終究是沙上建屋,不穩固啊。若是南陽有戰事,我們不得不撤離,只怕這些人又會生出事端來,襄陽終究不穩。」

  「所以才要讓龔都率領剩下的汝穎黃巾盡快趕過來。有三萬對土地充滿渴望的黃巾軍坐鎮,就算他們有什麼想法也不敢輕舉妄動。如果能攻下襄陽,那就更好了。阿翁,既然你覺得劉表是拖時間,何不立刻攻擊。」

  孫堅搖了搖頭。「習竺說得沒錯,襄陽城堅固,三天怕是打不下來。如果南陽真要的開戰,後將軍的軍令很快就會到。到時候我們是撤還是不撤?撤,損失就沒有意義。不撤,耽誤了時間,萬一南陽不保,我們就算拿下襄陽又能如何?唉,真是進退兩難啊。」

  孫策沒吭聲。他心裡也沒底。這蔡瑁辦事真不靠譜,這麼多天了,也不知派人送個信。這時候要是有個手機多好,一個短信就解決問題了。

  南陽會不會有戰事?不清楚,可能有,也可能沒有。

  如果有,袁術會不會下令老爹孫堅回師?可能會,也可能不會。

  如果強攻襄陽,多久能攻下?不清楚。連作戰經驗豐富的孫堅都不敢說,他就更不敢說了。這年頭攻城是大事,拖上三五個月很正常,半年一年也不稀奇。襄陽不是樊城,沒那麼容易打。

  那麼,打還是不打?

  孫策也不能決斷。他想了想,讓人把協調各營準備攻城事宜的周瑜叫了過來。他沒有叫龐山民。正如他對老爹所說,到目前為止,他對這些襄陽豪強還談不上什麼信任,哪怕是黃承彥,更別說龐山民。換了他自己,剛被人搶了也不可能毫無芥蒂,盡心盡力的為對方出謀劃策。

  周瑜很快就來了,聽完孫策的分析,他幾乎沒有多想,立刻說道:「既然劉表可能是拖時間,那還猶豫什麼,明天就攻城。」

  「如果攻城不下,後將軍的軍令又到了呢?」

  周瑜搖搖頭。「首先,有沒有戰事發生還不清楚。就算有戰事發生,也不可能是袁紹親自領兵。公孫瓚聯合徐州牧陶謙正圖謀攻擊冀州,袁紹不可能離開冀州,最多是他手下的將領,最有可能的就是奮武將軍曹操。在冀州即將大戰的時候,袁紹能給曹操多少人馬?絕不會超過一萬人。」

  孫策心中一動,自責不已。還是沒經驗啊,一遇到點事就慌了,沒有認真分析局勢。冀州大戰在即,關係到河北的歸屬,袁紹哪有心思來奪荊州,就算是為了策應劉表,不讓袁術奪取荊州,最多也是派點人馬牽制一下,不可能全力以赴。

  所以,不管領兵的是不是曹操,兵力應該和周瑜分析的差不多,不會超過一萬,甚至可能更少。牽制有餘,強攻不足。如此一來,袁術就不可能緊急召老爹回師增援,他完全可以擋一擋。就算曹操善於用兵,袁術擋不住,吃點敗仗,也不可能一敗塗地,迅速丟失南陽。

  換句話說,他們的時間並沒有那麼緊迫。

  孫堅也點了點頭,卻還是不太放心。「就算如此,那現在攻城是不是太急了?等三天,準備得更充分些,豈不是更好?」

  「不然。」周瑜搖搖頭。「劉表拖時間,說明他準備不充分。我們的準備雖然還沒有全部完成,但擺出攻擊的態勢,甚至進行試探性的攻擊卻沒有問題。迫使劉表應戰,逼他露出破綻,對將軍來說遠比等一切都準備完畢有利。劉表是書生,蒯越也沒有守城的經驗,襄陽承平已久,多年沒有作戰,水師一觸即潰即是證明,這樣的一群人,只要逼一逼,他們就可能亂了陣腳。」

  孫堅連連點頭,一拍案几。「公瑾說得對,狹路相逢勇者勝,我軍戰力遠勝劉表,又連戰連勝,士氣正旺,的確不該給劉表喘息的機會。伯符,你說呢?」

  孫策很無語。你都表態了,我還能說什麼?周瑜的分析沒問題,這一仗打比不打好,逼襄陽豪強低頭靠的就是武力,如果怯戰,誰還把你放在眼裡?但現在就發起攻擊,而且把希望寄託在對手犯錯誤上,多少有些冒進。誰說沒打過仗的人就一定不會打仗,劉表做北軍中侯十年,就算是演習也參加過好幾次,怎麼可能一點用兵經驗也沒有。

  「公瑾的建議有一定道理,可以試一試。」孫策很小心地選擇著用詞,避免引起周瑜的過激反應。「不過,這尺度一定要把握好,節奏要控制在我們手裡,以迫降劉表為目標,隨時可以撤離。」

  周瑜掃了孫策一眼,微微一笑。...<div class='locked'><em>瀏覽完整內容,請先 <a href='member.php?mod=register'>註冊</a> 或 <a href='javascript:;' onclick="lsSubmit()">登入會員</a></em></div>

裘斯特 發表於 2017-11-9 10:01 AM

第069章 選擇

  習詢站在習家池中央的釣台上,看著池側的習郁墓,一言不發。

  習竺匆匆趕來,沿著習詢的目光一看,立刻明白了習詢的心思。習家發達自先祖習郁始,正是他決定追隨光武帝劉秀才造就了習家一百多年的興盛。現在習家又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,作為家主,習詢不敢有絲毫大意。

  「怎麼說?」習詢收回目光,雙手攏在袖中,沿著長長的石廊緩緩而行。

  習竺緊隨其後,把見劉表、蒯越的經過說了一遍,最後說道:「兄長,我已經見過了孫堅,他願意談判。」

  習詢哼了一聲,不置可否。沉默了片刻,他嘆了一口氣,說道:「這麼說,蒯越是鐵了心要賭一賭了。三百多口性命,他也能置之不顧,還真是鐵石心腸。都說孫堅狠,我看他比孫堅還狠。」

  習竺點點頭。「兄長,孫堅只是蠻,蒯越才是真的狠。不過,論眼光,論見識,蒯越都要比孫堅高十倍。袁紹、袁術雖然都姓袁,但見識、氣度相去不可以道里計。當初孫堅初附袁術,大戰在即,袁術就斷孫堅的軍糧,可見其見識短淺。袁氏兄弟相爭,袁術必敗無疑,孫堅雖然善戰,終究一匹夫,獨木難支。」

  「這個道理我懂,但眼下的困境怎麼解決?」習詢轉過身,看著習竺。「孫堅好殺成性,如果他發現我們與蒯越裡應外合,我們恐怕等不到袁紹來救。」

  「蒯越沒有要我們配合他,只是希望我們延緩孫堅攻城。一旦南陽戰事爆發,袁術很快就會調孫堅回援。到時候襄陽還是劉表的襄陽,蒯越的襄陽。孫堅可以走,我們可走不了。如果坐視孫堅殺了蒯越的家人,蒯越肯定會報復我們。」

  習詢抬起手,捏著眉心。「都是狠人,我們一個也惹不起。文暉,劉表入襄陽,我們慢了一步,這次可不能再錯了。習家一百多年的基業,不能就這樣毀在我們手裡。」

  「兄長說得有理。襄陽之爭,看起來是劉表、孫堅之爭,其實是袁氏兄弟之爭。孫堅父子出身卑賤,胸無仁義,以欺詐威脅為能事。若他們勝了,不僅我們習家,整個荊州都會面臨一場災難。」

  習詢長長地嘆了一口氣。「行了,你去洄湖和楊介通個氣。至於蔡家……」他猶豫了片刻。「就不用去了。蒯越和蔡瑁已成水火,蔡家和孫家走得太近,已經摘不清了。」

  「那龐家呢?」

  「龐山民就在孫堅身邊任職,不可能不知道蒯越的用意。如果他有意,自然會來尋你。若是不來,自然是一心一意要跟著孫堅走。」習詢搖搖頭。「龐德公竟然被一武夫所劫,晚節不保,他這襄陽士林領袖的位置要讓出來了。」

  「喏。」

  ——

  燈光搖曳,照得蔡諷的臉陰晴不定。

  黃承彥匆匆走了進來,見蔡諷神色不對,吃了一驚。沒等他說話,蔡諷苦笑一聲:「蒯良死了。」

  黃承彥愣了半晌,眼角抽了抽。「這麼說,沒有緩和的可能了?」

  「這個逆子。」蔡諷懊喪地握著手腕。「沒腦子的東西,居然被一個少年利用了,他怎麼不淹死在沔水裡。唉,我蔡諷造了什麼孽,居然生出這麼一個蠢物。」他罵了兩句,忽然又想起黃承彥現在是孫策身邊的幕僚,連忙又說道:「承彥,我不是說你,我是說德珪那個豎子,還有阿珂。」

  黃承彥笑了笑,走到案前坐下,倒了一杯酒,遞到蔡諷手中。

  「丈人稍安勿躁。事已至此,一心求和也無濟於事,還是想辦法阻止孫堅殺蒯越的家人。他們要是死了,德珪的妻小也難逃一劫。」

  蔡諷點點頭,平靜了一些。黃承彥反應敏捷,思路清晰,絕非蔡瑁可比。他一向看重這個女婿,黃承彥主動依附孫策讓他很意外,但也因此產生了一線希望——也許依附孫家父子並不是什麼壞事。

  「怎麼救?」

  「我現在還不知道,但是我相信龐山民不會讓孫堅輕易殺掉蒯家。」黃承彥沉吟了片刻,肯定地搖搖頭。「孫伯符也不會。阿珂羞辱了蒯祺,德珪借袁術之手殺了蒯良,蔡蒯兩家的仇已經解不開了,蒯越又不肯降,殺蒯家老小只會留下惡名,於事無補。他不會做這樣的事。」

  蔡諷盯著黃承彥,不知道他是自我安慰,還是安慰他。但是他聽得出來,黃承彥對孫策非常有信心。

  「承彥,袁術可不是什麼有度量的人,孫堅得了襄陽,他會不會因忌生恨,與孫堅反目成仇?」

  黃承彥笑了。「會,而且一定會。」

  蔡諷的臉色立刻變了。黃承彥擺擺手,將蔡諷扶到席上坐下。「正因為如此,我們才要堅定的支持孫家父子,卻不能和袁術扯上什麼關係。孫堅是袁術麾下最善戰的將領,袁術都容不下,他還能容得下誰,還能成什麼事?僅此一項,他就不如袁紹遠甚。」

  蔡諷的臉色不僅沒有好轉,反而更加難看。

  「那我們支持孫家父子又有什麼意義?僅憑他們,能成大事嗎?」

  黃承彥眼神閃爍。「我不敢說一定能,但我覺得至少機會比袁氏兄弟大。」

  「袁氏……兄弟?」蔡諷咂摸了片刻,意識到了黃承彥的言外之意。「你是說,孫家父子不僅比袁術強,還比袁紹強?」

  「不是孫家父子,是孫伯符。」

  蔡諷盯著黃承彥,半晌沒說話,他本來想說黃承彥胡說八道,但是看看黃承彥的臉色,又把這句話嚥了回去。他很清楚,黃承彥不是那種信口開河的人,他說得這麼肯定,自然有他的道理。

  「承彥,為什麼?」

  「因為他識時務。」黃承彥不緊不慢地說道:「而且有手段。」他向前挪了挪,將手覆在蔡諷冰涼的手上,輕輕拍了拍。「丈人,天下將亂,聖人文章換不來太平,道德仁義也保護不了我們,識時務者為俊傑,我們不是俊傑,但我們可以選擇俊傑。孫伯符就是這樣的俊傑。現在他勢單力孤,羽翼未豐,正是我們的好機會,等他強大了再依附哪有在他最需要我們支持的時候依附更好呢?」

  蔡諷盯著黃承彥看了好一會兒,反手握住黃承彥。「承彥,蔡家近千口人的安危就託付給你了。」...<div class='locked'><em>瀏覽完整內容,請先 <a href='member.php?mod=register'>註冊</a> 或 <a href='javascript:;' onclick="lsSubmit()">登入會員</a></em></div><br><br><br><br><br><div></div>

裘斯特 發表於 2017-11-9 10:02 AM

第070章 換兵計

  三天時間一晃而過,劉表最終拒絕了勸降,強攻襄陽已經成了最後的選擇。孫堅召集眾將議事,決定採納周瑜的建議,試探性的攻擊襄陽,給劉表施加壓力,迫使他投降。

  眾將嘩然,議論紛紛。

  孫堅用兵多年,有一個非常好的習慣。作戰之前,他會和重要的將領反覆討論,直到統一意見。這可能是他一直以來戰績輝煌的原因之一。他手下的這些將領都是行伍出身,戰鬥經驗豐富,也清楚自己的能力,知道什麼情況能打,什麼情況不能打,不會做出草率的決定,白白送了自己的性命。相比之下,其他的將領未必是行伍出身,甚至可能是書生,並不清楚戰爭有多殘酷,做決定時有很多想當然的成份。

  就孫堅而言,這兩種人他都遇到過。揚州刺史臧旻是經驗豐富的典型,孫堅初入行伍,跟他學了不少東西。太尉張溫則是另一種典型,征羌時舉措失當,當董卓不聽命令時,他沒有採納孫堅的建議,反而進一步被董卓左右,導致先勝後敗,損失慘重。

  軍隊與朝堂不同,這裡只信服強者。說得再漂亮也沒用,仗打贏了才是英雄。所以董卓不鳥張溫,卻對孫堅非常忌憚。

  討論的結果不出孫策的預料。對於要不要攻襄陽城,眾將沒什麼意見,一致要求打。準備了兩個多月,糧草的問題又解決了,樊城也拿下了,最後只剩下襄陽一座孤城,沒道理中途而廢。但是大家也都承認,襄陽不是樊城,強攻不僅損失大,而且需要時間。萬一打到一半,袁術吃緊,要求孫堅率領回援,攻擊襄陽的戰事被迫中止,這個損失將沒有任何意義。

  周瑜的臉色有些難看,他一聲不吭。

  孫策也沒有說話。他又不是傻子,豈能聽不出這些將領的言外之意。他們的意見看似公允,其實是大有偏頗的,支持他的意見是次要,反對周瑜才是關鍵。

  其實這也可以理解。他是孫堅的嫡長子,遲早會是這些人的主君,自然越能幹越好。周瑜卻是外人,初來乍到就得到孫堅信任,一是因為他的家世,一是因為他和他孫策的關係。這兩點都很容易讓這些出身寒門的老將產生排斥心理。

  孫策原本以為反對意見會來自襄陽豪強,沒想到孫堅的部下先內訌了,一時有些措手不及。看著習竺、龐山民一臉看戲的表情,他有些惱火。林風回報,習竺出營之後很是活躍,接連走訪了楊家、龐家,自然是暗中通了氣,要配合城裡的蒯越,給他一點時間。既然如此,那就更不能讓你們得逞了。

  還有劉辟,這時候千萬黃巾軍千萬不能動搖。孫策的目光掃角落裡的劉辟,突然心中一動,迅速有了主意。就在孫堅打算中止會議的時候,他站了起來。

  「將軍,各位前輩,我有一個想法,不知道可不可行。」

  孫堅濃眉微挑,看向坐得最近的程普。程普是諸將中年齡最長的,人緣也好。這次與韓當率騎兵出擊,損失小而收穫大,功勞絲毫不亞於攻樊城的黃蓋、孫賁,首將的地位更加穩固,影響力也更大。他的態度僅次於孫堅,孫堅示意他發言,沒有人敢有意見。

  程普撫著鬍鬚,朗聲笑道:「既是戰前會議,人人皆可發言,伯符盡說無妨。」

  「就是,有什麼就說什麼,不要怕犯錯。」韓當大大咧咧的說道:「天下哪有不敗的將軍,只有不敢打的將軍。不敢打,自然永遠不敗。」

  孫策拱拱手。「謝謝二位前輩鼓勵。剛才說了半天,其實分歧並不在襄陽,而是在南陽。我有一個想法,是在公瑾建議的基礎上略作修改,既能起到試探、逼迫劉表的作用,又不影響主力必要時回援南陽。」

  「怎麼改?」

  「由我和國儀組織試探性攻擊,將軍與諸位前輩觀陣。如果襄陽守得堅固,一時難下,則從長計議,就當劉表、蒯越陪我們練練手。南陽有令來,將軍可以隨時率領主力離開,將荊州兵和黃巾軍給我們就行。就算短時間內拿不下襄陽,我們也能讓劉表出不了城。」

  「這些人留給你,我的兵力恐怕就不夠了。」孫堅有些遲疑。他從長沙帶來的人不到一萬,剩下的人都是從王睿和張咨手裡奪來的,跟著他征戰了一年多,戰鬥力雖然不如他的嫡系,總比剛收降的荊州兵強。要與袁紹或者曹操戰鬥,兵力不足可不行。

  「父親,你忘了還有三萬黃巾軍嗎?」孫策笑道:「他們正在趕來的路上,如果現在派兩位經驗豐富的將軍趕去協助龔將軍,從中挑選一萬精銳趕往南陽作戰,剩下的人繼續來襄陽屯田,豈不是兩全其美?」

  孫堅眼珠一轉,嘴角露出不動聲色的笑容。

  眾將一聽,神情也為之一變。三萬黃巾,雖然戰績一直不佳,但那不是黃巾戰士不行——打了這麼多年仗還能活下來,至少要比現在的荊州兵強——而是黃巾軍的將領不行。劉辟、龔都等人都是地方豪強出身,用兵能力有限,如果派有作戰經驗的將領去訓練指揮,從三萬黃巾中挑出一萬可用之兵是完全可能的。

  一萬人,想想都讓人眼熱,不僅僅是兵力,更重要的是官職。一個校尉只能統領兩千人,一萬人至少要由兩個中郎將指揮。孫堅現在是破虜將軍,是完全有資格提拔中郎將的。

  「德謀,元明,你們看呢?」

  程普和吳景異口同聲的說道:「少將軍此策甚好,既不耽誤攻城,又節省了時間。我覺得可行。」

  程普是外姓諸將中的魁首,吳景是孫堅的妻弟,孫策的親娘舅,他們都說好,其他人自然沒有異議。聽孫堅的意思,這兩個中郎將應該就落在他們的頭上了。不過也沒關係,他們升了,留下的空缺自然會給其他人,至少他們留下的那些將士要分。

  果然,見眾人沒有異議,孫堅委任程普和吳景為中郎將,各領義從趕往汝南,與龔都會合。為了安撫劉辟、龔都,孫堅也任命他們為中郎將,比大部分將領都高,只不過實際指揮權要交出一大部分。劉辟心知肚明,但他已經看到了孫策為他準備的土地,權衡利害,讓出一部分兵權也是值的,也沒有異議。

  問題迎刃而解,孫堅隨即將攻襄陽的任務交給了孫策,並給了他一個正式的官職:懷義校尉,由他統領劉辟、孫輔、張虎等人攻城,黃忠、陳生指揮的水師也一併交給了孫策,自己則率領主力坐鎮大營,為孫策觀陣,待機而動。...<div class='locked'><em>瀏覽完整內容,請先 <a href='member.php?mod=register'>註冊</a> 或 <a href='javascript:;' onclick="lsSubmit()">登入會員</a></em></div>

裘斯特 發表於 2017-11-9 10:03 AM

第071章 欲速則不達

  月色清冷,山風輕柔。孫策和周瑜並肩而行,向峴山山頂走去。

  周瑜很平靜,臉上看不出任何異樣,只是話不多,一路上也沒怎麼說話。

  孫策什麼也沒說,示意林風等人警戒,百步以內不得有任何閒雜人等,就連小跟班龐統都被趕得遠遠的,視線之內只有他們兩人。周瑜看在眼裡,什麼也沒說,只是眼神中多了幾分感激。

  「公瑾,你我今年十七,實際上還不到十六週歲。」孫策一邊說,一邊摸了摸唇上的淡而軟的鬍鬚,感慨不已。這可是真正的青蔥歲月啊,渾身充滿了新鮮的荷爾蒙。「即使以花甲之年算,我們至少還能活四十多年,有足夠的時間建功立業。」

  周瑜笑了。「我知道,我有點急了。」

  「是因為你的父親只是一個洛陽令嗎?」

  周瑜揚了揚眉,欲言又止。他沉默了片刻,點點頭,一聲嘆息。「伯符,我有時候真懷疑你還是不是以前的那個你,被陸季寧氣了一次,就像突然開了竅似的,前後不過幾日就判若兩人。」

  孫策心裡一驚,本想掩飾,話到嘴邊又嚥了回來。周瑜再聰明,還能想到穿越麼?他能看到的只是這個皮囊,充其量認為我胡言亂語罷了。

  「說你呢,扯我幹什麼。你從祖是太尉,你從叔也是太尉,而你祖父名聲不顯,你父親人到中年只是個洛陽令,所以你一心想位至三公,爭口氣,是吧?」

  「是。」周瑜一攤手,苦笑道:「我是不是有些不自量力?」

  孫策沒有說話。他一直懷疑周瑜有這樣的心理,但他不想挑明。再好的朋友也有隱私,周瑜不主動提,他就當不知道。但今天他不得不說,周瑜爭於求成,已經激起了孫堅舊部的反感,這對他不是好事。他將周瑜留在孫堅身邊是為了輔佐孫堅,而不是製造矛盾。

  史書上,周瑜在赤壁大破曹操,一戰揚名,連蘇東坡都寫下一闕《赤壁懷古》追想當年周郎,可實際上赤壁大戰時周瑜是左都督,程普是右都督,而且兩人相處並不愉快,險些耽誤了大事。周瑜後來強攻江陵,很可能就有急於證明自己的動機。攻江陵沒錯,但是他太急了,親臨戰陣,受了重傷,次年暴斃和這場戰事有脫不清的關係。

  三十六歲英年早逝,不僅是他個人的重大損失,也是江東的重大損失。如果他多活幾年,不可能坐視劉備攻取益州,天下可能是另外一個局面。

  「你從祖父十七歲的時候在幹什麼,又是哪一年做太尉的?」

  周瑜咧了咧嘴,扭過頭,避開了孫策的目光。「伯符,我知道我太急了,下次絕對不會。」

  「你看著我。」孫策突然厲聲喝道:「你躲什麼,心虛麼?」

  周瑜愣了一下,慢慢轉過頭,漲紅了臉,迎著孫策的目光。「我……我有什麼好心虛的,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。有錯就改麼。」

  「你這是認錯的態度嗎?」孫策更加嚴肅,聲色俱厲。「嘴上認錯,心裡否認,又有什麼意義?公瑾,我將你從周家帶出來,是相信你的才能無人能及,將來不僅可以位列三公,更有能力指揮千軍萬馬橫行天下。可那需要時間,就算是長得快的竹子也需要在地下蟄伏幾年,積蓄力量,更別說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成材的參天大樹。幾年就能成材的樹能做棟樑嗎?你才十七歲,還沒成家,急什麼急?」

  「我……」周瑜面紅耳赤,啞口無言。

  「是不是憋得很了?如果是這樣,我給你找幾個女人泄泄火,冷靜冷靜。襄陽豪強雖然比不上你周家,選不出夫人,找幾個模樣端正的做妾卻沒問題……」

  周瑜見孫策又習慣性的跑偏,開始胡說八道,急得吼道:「伯符,你胡說什麼,我是那樣的人嗎?」

  「不要不好意思,這是人之常情,我可以理解的,不會笑話你。」

  「那你找個小女孩做伴讀,也是因為這個原因?」

  「呃……」孫策很無語,鄙視地看著周瑜。「公瑾,黃月英才十一歲,還沒有初潮,我會這麼下作嗎?還是說你見我身邊有黃月英,心生羨慕,也想找個沒成年的小姑娘?」

  「你……」周瑜氣得一甩袖子,搶先向前走去,不和孫策鬥嘴了。論胡攪蠻纏說葷話,他肯定不是孫策的對手。不過被孫策喝斥了一通,他也意識到自己的確有些著急了。才十七歲,有大把的時間,有孫堅這樣的名將指點,有孫策這樣的奇才做伴,名揚天下是遲早的事,有什麼好著急的。

  一想通了這些,周瑜原本有些氣悶的心情豁然開朗,連腳步都變得輕鬆起來。

  孫策邁開大步,跟了上來,不依不饒地說道:「行了,別生氣了,你喜歡小姑娘,我就給你找個小姑娘吧,蔡家還有一個……」

  「我不要,你自己留著吧。」

  「不要小姑娘,難道你喜歡成熟的,或者像蔡珂那樣的小寡婦?」孫策趕了上來,用力攬著周瑜的肩膀,哈哈大笑。「要不這樣,到蒯越的家屬裡挑一挑,反正……」

  「你給我閉嘴!」周瑜猛地停住,甩開孫策的手臂。「不管是年輕的還是成熟的,我都不要。」

  「年輕的不要,成熟的也不要,你要什麼?」孫策狐疑地看著周瑜。「難道你喜歡男人?」他摸著下巴,上下打量著周瑜,眼神詭異。「你是攻還是受?如果是受,我可以考慮一下。如果是攻,那就算了,我……」

  周瑜雖然不知道什麼是攻什麼是受,但一看孫策這不正經的眼神也知道不是好話,氣得大叫一聲,伸手拔出半截長劍,怒目而視。「孫伯符,你再胡說八道,我就和你割袍斷義,永不相見。」

  孫策拍了拍胸口。「只要不是斷袖就好。」

  「豈有此理。」周瑜拔出長劍,一劍刺來。孫策一見不妙,撒腿就跑。周瑜緊追不捨,一邊追一邊大叫。「士可殺,不可辱!孫伯符,你給我站住!」

  孫策一邊跑一邊叫道:「公瑾,有話好好說,我會負責的,你先把劍收起來。」

  遠處,龐統歪著小腦袋,一臉茫然。「校尉究竟對周公瑾做了什麼,以至於拔劍相向?」...<div class='locked'><em>瀏覽完整內容,請先 <a href='member.php?mod=register'>註冊</a> 或 <a href='javascript:;' onclick="lsSubmit()">登入會員</a></em></div>

裘斯特 發表於 2017-11-9 10:04 AM

第072章 興亡百姓苦

  周瑜文采風流,武功也不差,但是論體能,和孫策還有相當一段距離。

  孫策原本的身體就好,要不然也不可能成為小霸王,再加上他有意強化訓練,每天早晚至少半個時辰的廣場舞版太極拳,一有空就比劃兩下雲手,現在的身體素質更上一層樓,不管是力量還是速度,爆發力還是耐力,他都遠遠超過周瑜。周瑜憑著一腔血氣之勇衝出兩百餘步,已經有些氣喘,他卻氣定神閒,一邊跑一邊還有餘力調侃周瑜。

  爬山原本就累人,周瑜咬著牙又追了百餘步,累得氣喘吁吁,兩腿發軟,連和孫策鬥嘴的力氣都沒有了,只能停下腳步,哈著腰,雙手扶著膝蓋,大口大口的喘氣。

  突然間,他心頭一動。孫策說得對,這人就像走山路,真不能急於求成,要不然走不遠。他這是變著法的點醒我啊,我氣憤於他的輕佻和粗鄙,卻不知道他用心良苦,居然還向他拔了劍。

  「唉——」周瑜看了看手中的長劍,長嘆一聲,一揚手,將長劍遠遠的拋了出去。長劍有月光下劃出一道銀光,消失在林莽之間。

  孫策走了回來,大惑不解。「好好的劍,幹嘛扔了?」

  「我留著劍鞘就行,提醒自己要虛心。」周瑜看著長劍消失的地方,撫著劍鞘,幽幽地嘆了一聲。「伯符,謝謝你。欲速則不達的道理,我懂。你放心吧,我以後不會再著急了。」

  孫策鬆了口氣。周瑜能自悟是最好不過了。對於他這樣的聰明人而言,別人的話再有道理,他聽不進去也沒用。

  「你能這樣想,我就放心了。」孫策也收起笑容,指指遠處的襄陽城。「你在我父親身邊學了那麼久,想必收穫不小。不用太勉強,就把這當成一個課業,實踐一下你學到的東西,能發揮幾成是幾成。」

  「好。」周瑜用力點頭。他想了想,又道:「伯符,你要上陣嗎?」

  「我?」

  「對啊,我覺得,這是你體驗戰場的一個好機會。」一旦想通,周瑜迅速恢復了睿智。「令尊是行伍出身,身邊的將領也都是用戰刀砍出來的功勞,他們不喜歡坐而論道的人,更不喜歡怯懦的人。要想贏得他們的尊重,你我都必須能像他們一樣臨陣搏殺,短兵相接。你有一身好武藝,完全可以做得比他們更好,只是缺少歷練的機會。這一次攻襄陽,我們的對手是沒經歷過大戰的荊州郡兵、豪強部曲,負責指揮的人也沒有什麼戰鬥經驗,正好用來試手。」

  孫策思索片刻,覺得有理。孫堅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,他是可以坐享其成,做個將二代,但是這樣卻很難得到程普那些人的認同。歷史上的孫策能得到程普等人擁護,應該和他的悍勇有一定的關係。孫權沒有這樣的能力,繼位時危機四伏,連孫賁、孫輔都對他沒信心。

  什麼事都有第一次,第一次上陣,面對劉表、蒯越率領的烏合之眾總比面對高順率領的陷陣營好。如果能攻下襄陽,不僅解決了孫堅的擔憂,對他,對周瑜,也是一個漂亮的開門紅。

  「行,我也上陣。」孫策咬了咬牙。

  站在峴山山頂,襄陽城裡燈火點點,城頭更是人影綽綽,遠處一水如帶。孫策和周瑜並肩而立,想到明天就要披甲上陣,與人廝殺,莫名的想罵娘。看故事的都以為英雄猛將戰天下,演故事的卻只想才子佳人後花園,這他麼都是什麼事啊。

  「怎麼了?」周瑜輕笑一聲:「緊張?」

  「不是。」孫策的確有些緊張,卻不想讓周瑜看輕了,一本正經地說道:「明日一戰,傷亡在所難免。我等為名為利,流血犧牲也就罷了,那些普通百姓卻是為了什麼?」

  周瑜笑容漸淺,一聲輕嘆。

  孫策本來只是想裝一下,此刻卻真的有些感慨起來,想起那首著名的詞,不由得輕聲吟哦。

  「峰巒如聚,波濤如怒,山河表裡潼關路。望西都,意躊躇。傷心秦漢經行處,宮闕萬間都做了土。興,百姓苦;亡,百姓苦。」

  想起即將經歷戰火的襄陽,想起即將被董卓燒燬的洛陽,孫策傷感不已,一字一句都充滿了哀傷,特別是最後兩句,更是哀婉淒涼,催人淚下。周瑜驚訝不已,轉頭看著孫策。他愣了好一會兒,拍掌而嘆。

  「伯符,好詩。有詩無曲怎麼行,我譜曲一首,你且聽來。」

  說完,他清了清嗓子,一邊拍手打著節拍,一邊吟唱起來。他的聲音原本清亮,此刻唱來卻聲音低沉,宛如戰鼓,每一聲都唱到了人的心裡。節奏並不複雜,但一詠三歎,自有一番動人處,孫策聽了兩遍,也不由得跟著唱了起來。

  「峰巒如聚,波濤如怒,山河表裡潼關路……」

  遠處,龐統聽得真切,莫名的濕了眼眶。「伯父知人,我不能及也。」

  ——

  得知孫策打算親自上陣,孫堅什麼也沒說,只是拍了拍孫策的肩膀。

  「小心些。」

  「喏。」孫策應了一聲,交待了幾句,轉身出帳。回到自己的營帳,他正準備讓林風安排人去請黃忠來議事,卻見一大群人圍在帳前,林風正和一年輕漢子說話,神情親熱,看起來像是熟人。見孫策起來,林風連忙拉著那年輕漢子走了過來。

  年輕漢子拱身施禮。「北斗楓拜見校尉。即日起,奉將軍之命,護衛校尉左右,請校尉吩咐。」

  孫策盯著年輕漢子看了半晌。此人與林風差不多大,二十出頭,身材矯健,形容剽悍,一看就是武勇之輩。孫堅讓他到自己身邊來,加強警衛力量也情有可原。可這名字有點怪,姓北還是北斗,有這樣的姓嗎,怎麼濃濃的動漫味。

  「你姓北,還是姓北斗?我怎麼沒聽過這樣的姓?」

  北斗楓拍拍腦袋,哈哈一笑。「將軍沒聽過也正常,北斗是我自己起的姓,至於原姓嘛,我已經忘了。」

  「忘了?」孫策忍俊不禁。「你不會是犯了事,或者惹了不能惹的仇家,不得已,這才改名換姓吧?」

  北斗楓大吃一驚,過了片刻,挑起大拇指。「校尉,你怎麼知道的?」

  孫策哼了一聲,沒理他,轉身入帳。

  北斗楓回頭看看林風,一臉的不可思議。「瘋子,是你說的吧?」

  林風笑道:「校尉的手段鬼神莫測,你這點事能瞞得過他?別想太多了,小心做事,別再犯渾了。」...<div class='locked'><em>瀏覽完整內容,請先 <a href='member.php?mod=register'>註冊</a> 或 <a href='javascript:;' onclick="lsSubmit()">登入會員</a></em></div>

裘斯特 發表於 2017-11-9 10:05 AM

第073章 攘外必先安內

  黃月英跪坐在帳中,正在看書,聽到孫策的腳步聲,連忙起身迎了上來。

  「將軍,這麼晚了,還要讀書嗎?」

  「讀書的事等會兒再說,阿楚,你去將你父親請過來,我有事要和他商量。」

  黃月英懂事的應了一聲,收起書,匆匆地走了出去。孫策叫來林風,本想讓他去請劉辟,轉念一想,又放棄了。過了一會兒,黃承彥快步走來。孫策將他請到帳中坐好,示意林風在外面警戒。

  黃承彥一看,有些意外。「校尉,出事了?」

  「我打算明天親自上陣。」

  黃承彥眉心微蹙,略作思索。「那可得小心些,不可逞匹夫之勇。襄陽城雖然多年沒有經歷戰事,可劉表、蒯越都是有些經驗的,這麼多天對峙,肯定也訓練過。」

  孫策點點頭。黃承彥沒有勸阻他,卻提醒他要小心,說明他知道這件事有必要,就不說那些沒用的客套話了。提醒他注意安全,這就有誠意,不像習竺、龐山民陽奉陰違,坐觀成敗。

  「我擔心的倒不是襄陽城頭。我擔心的是楊家、習家,特別是習家。習竺進城之後,態度就有了變化,我相信蒯越和他說過什麼,他沒有全告訴我們。」

  黃承彥笑了起來。「校尉應該想得到,無非威逼利誘而已。校尉思慮周全,自是好的,不過也不用擔心太多。孫將軍坐鎮大營,他們不敢有什麼異動,校尉把心思用在如何攻城上就好。你若勝了,他們就算有異心也只能憋在心裡。你若敗了,就算你對他們再好,他們也不可能支持你的。」

  孫策也笑了。「先生說得有道理。」他頓了頓,又道:「蔡家鐵匠賽刀會的準備工作進展如何?」

  「重賞之下,必有勇夫。蔡家但凡有點手藝的人刀匠都在為了那一金爭鬥。只可惜,到目前為止,還沒有誰能打出真正的好刀。」

  「知道為什麼嗎?」

  黃承彥眼皮一挑,打量著孫策。孫策嘴角微挑,似笑非笑,透著一絲神秘。黃承彥心中一動,立刻意識到其中大有文章。他試探地問道:「校尉,為什麼?」

  「首先,他們知道的東西太少,只是師傅教的和自己這麼多年積累的一點經驗。其次,他們這兒不行。」孫策抬起手,指了指太陽穴。「他們沒讀過書,不知道鐵器是如何一步步發展到今天的,更不知道怎麼去總結其中的規律。」

  黃承彥轉了轉眼珠,沉吟半晌。「可是……關於治鐵,的確沒多少記載啊,大多是鐵匠們口耳相傳。」

  「校尉,你是說多煉嗎?」黃月英突然說道:「聽說最好的刀是百煉刀,是不是煉的次數就是打造好刀的秘訣?」

  「是還是不是,要你們自己去想。」孫策笑得更加神秘。他再次點了點太陽穴。「先生,阿楚,讀書人的優勢不應該是死記硬背,咬文嚼字,而是格物致知,明術而知道。先秦便有鐵器,南陽更是鐵官所在,冶鐵的歷史超過五百年,應該總結總結了。」

  黃承彥盯著孫策看了片刻,無聲地笑了起來。「好,我先想想,如果想不通,再請校尉指點。」

  「好。」孫策點點頭。大戰在即,他必須拋出一些有足夠誘惑力的利益,同時暗示自己還有絕招,確保黃承彥不會臨陣變卦。「先生,幾萬大軍的軍械是一筆大生意,不用點心思可不成。」

  黃承彥心領神會,躬身而退。黃月英看在眼裡,撇撇小嘴,暗自嘀咕。「故作高明,討厭。」

  送走了黃承彥,孫策叫上龐統。「走,我們去看看劉將軍。」

  ——

  劉辟洗漱完畢,正準備休息,卻莫名的有些煩躁,坐在行軍榻上,一時出神。

  孫策給了他一千三百頃土地,至少能解決兩千多戶的生計,這是好事。但天下沒有免費的好處,孫策不僅建議孫堅挑選黃巾精銳參戰,還要拉著他去攻襄陽。

  攻城是吃力不討好的任務,危險大,傷亡高,這一仗打下來,他帶來的三千士卒能不能活下來一半,他都不敢肯定。汝潁黃巾實力有限,加上老弱不過來三十萬人左右,能作戰的不超過五萬,堪稱精銳的最多兩萬人。程普、吳景要去挑一萬,就已經抽走了大半精銳,如果這三千人也折損嚴重,黃巾被孫堅奪走的精銳就超過一半,這代價是不是太大了?

  這時,有人來報,孫校尉來了。

  劉辟吃了一驚,連忙披上衣服,又將榻上的女人推到後面,匆匆走出大帳。

  孫策站在帳外,身邊站著龐統,除此之外,連一個親衛都沒。劉辟很是意外,踮起腳尖向遠處看了看,孫策笑道:「劉將軍,別看了,就我們兩個。怎麼,你以為我是帶著大軍來奪你兵權的?」

  劉辟打了個寒顫,渾身冰冷。「校尉,豈敢,豈敢。」劉辟一邊說,一邊用眼神示意親衛將謝廣隆。謝廣隆悄悄地豎起兩根指,表示孫策所言不虛,的確只有兩個人。劉辟見了,這才鬆了一口氣。如果孫策真有這心思,絕對不會輕裝簡從的來到他的大營,他大可不必緊張。

  「鞋都不穿,不怕受涼?」孫策笑得更加親切。劉辟不是那種野心很大的人,現在的他只想生存,不被人害了,卻沒有害人的心思。「寒從腳起,劉將軍剛剛安定下來,還有很多事要做,要保重身體才行。」

  劉辟低頭一看,這才發現自己出來得太急,既沒穿鞋,也沒穿足衣,光著腳踩在地上,怪不得這麼涼。他尷尬地笑了笑,連忙側身邀請。「校尉,外面涼,裡面說話吧。」

  孫策搓搓手,壞笑道:「我就不進去了,免得看到什麼不該看的。將軍,月色更好,我們就在帳前喝點酒,聊聊天,如何?明天就要上陣了,我想和你聊一聊。」

  劉辟帳裡藏著女人,本來就不想讓孫策看到,正中下懷,連忙安排人在帳前生起篝火,架上吊壺,溫上酒,烤上羊。孫策隻身來訪,劉辟就沒那麼緊張了,和孫策談笑風生。

  吊壺裡的酒慢慢熱了,散發出酒香,羊也漸漸烤得金黃,孫策抱著膝蓋,看著火光,突然說道:「將軍,有酒無歌,不美,不如去輜重營找幾個女人來跳跳舞,助助興,如何?」

  劉辟一聽,不虞有他,連連點頭。「好啊,好啊。」立刻叫來一個親衛,讓他帶著命令,去輜重營調人。輜重營不僅負責全營輜重保管、發放,還有官奴婢,不僅負責做飯洗衣,還要負責將領們的文娛活動,同時還關押俘虜,蒯越的家人就被關在那裡。

  時間不長,十來個年輕女子被帶到了孫策和劉辟面前。孫策早有心理準備,沒什麼反應,劉辟一看那幾個女子,眼睛就直了。和這幾個鮮花般的女子一比,帳裡那個女人簡直就是雜草。...<div class='locked'><em>瀏覽完整內容,請先 <a href='member.php?mod=register'>註冊</a> 或 <a href='javascript:;' onclick="lsSubmit()">登入會員</a></em></div>

裘斯特 發表於 2017-11-9 10:07 AM

第074章 金絲錦甲

  換作十幾年前,劉辟不至於這麼丟人,畢竟也是家境不錯的小地主,養幾個漂亮女人不成問題。自從信了太平道,跟了大賢良師,便有些入不敷出。中平元年之後,他沒做成開國大將,卻成了流寇,這生活水準一落千丈,如今連吃飯都成了問題,美女就不指望了,只能從黃巾軍的家屬裡選。

  黃巾軍以失地流民為主,拖家帶口,不缺女人,偶爾也能找到漂亮的年輕女子,但畢竟出身農家,不管是相貌還是氣質,都不能和豪強的家眷相提並論。即使是劉辟最有實力的時候和蒯越也差一個檔次。

  此刻看到蒯家的女眷,劉辟掩飾不住貪婪之色,多少有些尷尬。

  「將軍,喜歡嗎?」

  「嘿嘿,嘿嘿。」

  「蒯越的家屬明天就要押到陣前,能不能活著回來真說不定。將軍如果喜歡,留下她們,也算是救了她們一命。」

  一聽說是蒯越的家屬,劉辟更不敢再放肆了。他再蠢,也知道這是孫策給他下套。他要是睡了蒯家的女眷,萬一孫策輸了,蒯越捲土重來,不得要他的命?

  「這個……不合適,不適合。」劉辟用力的嚥下口水。「這樣的美人應該留給由將軍享用。」

  「家父已經留了。」孫策微微一笑。「你怕蒯越報復你啊?」

  「不,不是。」

  「那倒也是,蒯越如果真的反敗為勝,肯定不會饒過我們,不僅要奪回這些女人,還要奪回那些土地。將軍,我給你的一千三百頃土地裡,有三百多頃是蒯家的,這可是蒯家全部的產業。」

  劉辟倒吸一口冷氣,頓時覺得頭皮發麻。他盯著孫策,眼神驚恐。孫策的意思很清楚,你怕是沒用的,就算不享用這些女人,蒯越也不會饒了你,除非放棄那些土地,離開襄陽。可是這樣一來,黃巾將士願不願意跟他走,那就說不定了,誰也不能保證他們會不會為了土地轉投孫策。

  要想太平,只有一個辦法,幹掉蒯越,讓蒯家永遠不得翻身。

  「對了,還有一件事,你可能不太清楚。」孫策掃了一眼那些年輕女子。「誰是蒯良的家人?」

  兩個年輕女子磨磨蹭蹭的走了出來,自報家門。一個是蒯良的妾,一個蒯良的女兒。

  「蒯良勾結袁紹,意圖對後將軍不利,已經被後將軍處死了。」

  蒯良的女兒一聽,腿一軟,坐在了地上,捂著臉,放聲大哭。蒯良的妾卻只是低下了頭,沉默不語。劉辟見了,咬了咬牙,一指蒯良的妾。「這女人,我要了。」

  孫策點點頭,看了一眼那女人。那女人淒然一笑,款款走到劉辟身邊,乖巧地坐下,強顏歡笑。孫策笑笑,也有些不太自然。為了斷絕劉辟的猶豫之心,把他逼到自己的陣營裡來,他不得不用這樣的手段。但是說實話,看到這些無辜的女人被當成籌碼,他心裡也不是滋味。

  可是,他又能如何?

  劉辟知道這些女人不能退回去,索性發了狠,將她們分給了手下的將領。這些將領或是出自寒門小地主,或是農夫出身,對這些出身富貴的女子本來就有一種仇視心理,黃巾軍勢盛的時候,他們沒少搶,此刻分到賞賜,自然不會拒絕,紛紛向劉辟致謝。

  「不要謝我,該謝孫校尉。」劉辟說道:「包括那些土地,都是孫校尉為我們籌措的,你們不能忘了孫校尉的恩德。明日隨我上陣,宰了蒯越,奪了襄陽。」

  將領們又紛紛向孫策致謝。孫策卻不像劉辟一樣躲避,坦然的受了。「諸位壯士,無須多謝。你們跟著劉將軍努力作戰,將來天下太平,你們封妻蔭子,又豈止是幾個被俘虜的女人可比?」

  黃巾軍這幾年處境窘迫,一直在為生存為努力,現在不僅有了土地,有了女人,還有了希望,心情愉快,一個個圍著孫策有說有笑,感激不盡。劉辟看在眼裡,暗自苦笑。孫策手段高明,他如果三心二意,這些部下以後還願不願跟著他都難說。

  想想真鬱悶,撐了這麼久,連孫堅都沒能把他們怎麼樣,最後被一個十幾歲的年輕人擺平了。劉辟一邊哀嘆世事無常,一邊向孫策表示,明天一定親自率領黃巾精銳出戰,以報效將軍父子的大恩大德。

  ——

  搞定了劉辟,孫策回到自己的大帳時已經是半夜,黃月英趴在案几上睡著了,歪著臉,一絲口水從小嘴裡滑了出來,流到書簡上。孫策笑了一聲,脫下大氅,將她裹了起來,抱到隔壁的黃承彥帳中。黃承彥正在寫寫畫畫,連忙起身接過,將黃月英放在行軍榻上,蓋好被子。

  「劉辟怎麼說?」

  「他答應出戰,不過不能指望太多。」孫策輕聲說道:「黃巾軍為了求生掙扎得太久,士氣嚴重受損,信心不足,突然要打硬仗,不太現實。」

  「校尉有這樣的心理準備,那是再好不過。」黃承彥轉身拿起案上的那副帛書。「將軍,我憑記憶畫了一個襄陽城防草圖,標註出了弩機的可能位置,你仔細記住,小心冷箭。」

  孫策感激不已,連忙拿過,湊在燈前細看。亂軍之中最可怕的不是手持刀劍的對手,而是弩手。在這個時代,弩就是狙擊槍,弩手就是狙擊手,特別是那些射程超遠的強弩,很可能你還沒看到他,就被他一箭要了命。

  「多謝先生。」

  「等等。」黃承彥轉身從榻上抽出一件小包裹。「將軍,這是一件錦甲,你明天貼身穿著,預防萬一。」

  「錦甲?」孫策很意外。他知道後世有用絲綢織的甲,據說能夠纏住箭頭,不讓箭頭深入。漢代難道已經有這樣的東西?他抖開一看,這件錦甲並不大,像一個馬夾,沒有領子,沒有袖子,防護的重心是軀幹。不算很厚實,卻比一般的絲織般厚很多,粗粗一看,至少有二十層,有些份量。他摸了摸,發現裡面還夾著東西,湊到燈光前一看,這才發現裡面夾了好幾層金絲,在燈光下閃著光。

  「金質軟,易延展,能夠化解箭矢之力,而且不會生鏽。」

  「先生好巧的心思。」孫策感激不盡。雖然他覺得用金絲不如用鋼絲,可現在的治鐵技術還拉不了鋼絲,金絲應該是最適用的。「謝謝先生。」

  「不用謝我。」黃承彥看了一眼行軍榻上睡得正香的黃月英,眼神溫柔。「是小女和她小姨一起縫製的,你一件,孫國儀一件。」...<div class='locked'><em>瀏覽完整內容,請先 <a href='member.php?mod=register'>註冊</a> 或 <a href='javascript:;' onclick="lsSubmit()">登入會員</a></em></div><br><br><br><br><br><div></div>
頁: 1 2 3 4 [5] 6 7 8 9 10 11 12 13 14